“互联网+读书”有奖征文优秀作品选登
2015年12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童年记忆
  聊城外国语小学五年级八班 吴兴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这首让人记忆离别的骊歌,也让人看到了英子的童年。 
  《城南旧事》写了作者林海音的亲身经历,以作者的感受,悠悠叙述了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旧事,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书中也向我们讽刺了一些旧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也对一些文章深有感触。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篇文章里那骆驼吃草的悠闲的样子,沉着,稳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冬日的暖阳中那琅琅的书声欢迎来了骆驼队的到来。那“叮叮当当”的声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但幼小的英子确认为是长途跋涉,枯燥无味,有铃铛来增添乐趣,这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也许是她一时无意的胡思乱想,也许是她那幼小的心灵太单纯。夏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让我们好好珍惜童年的美好吧!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不仅是《冬阳 童年 骆驼队》有这么温暖,还有酸甜苦辣的故事,读到人们都说秀贞是“疯子”都害怕她时,我为她感到可怜;读到秀贞被火车撞死时我潸然泪下;读到《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是小孩子》的时候我觉着英子已失去了她美好的童年。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随着这首骊歌的结束也结束了英子美好的童年记忆!    (指导老师 王美芳)
书之韵
  茌平县冯屯中学八年级三班 桑飞飞 
  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读书给了我们不少的好处。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增长见识。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多读书,可以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寂静角落,沉下心来,思考人生,让浮躁的心灵归于沉静……读书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接近自然、接近社会、接近生活。 
  市里发起的“互联网+读书”小手拉大手助力全民阅读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的平台,使我们更接近一些书目,领略阅读的精彩。登录齐鲁晚报,进入“聊城书香苑”平台,可以看到好的文章。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可以陪我们一起阅读,增添阅读的乐趣。 
  在“聊城书香苑”平台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读了贾平凹的《月迹》。《月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于文中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通过这些意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之境,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最后一段中写到:"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正如贾平凹说的那样”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孩子们为了得到月亮,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爱美之心都让我记忆犹新。同样在也告诉我只要努力去学习,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月亮,那整片天空都是我的。在这一平台中,我还可以领略到各种各样图书的学到很多,感受很多。
     (指导老师 王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