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劫?
2016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周我们迎来了第106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人民日报》头版评论高度评价了女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女性是幸福密码的掌握者,她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家庭建设等领域,以柔性的力量,时刻彰显着女性智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幸福和力量的另一面,是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对女性的损害与歧视。本周的舆论场,便以笔墨言论为花,向身处不平等境遇中不断抗争的女性,献上自己的敬意。
  □崔滨

  对女性的第一重劫持,来自消费社会的羞辱。《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李思睿,早在妇女节前十天就感受到了商业营销的不友善,“在互联网加消费主义的年月,每年的‘三八’节已经跟“双十一”一样热闹,变成了一个消费节。各大电商的购物节广告里,‘宠爱女人’、‘女神’、‘女王’是它们缺乏创意的症候之一。在这些广告商眼里,女人的价值无非是皮相,而学业优异、照顾家庭和努力工作,是不重要的。”
  在这篇《今天的妇女随时可能遇到的羞辱》中,李思睿失望于妇女节丧失了重估女性权利的意义,沦为商业入侵和大众偏见的“妇女劫”:“煲汤的家庭主妇需要生育保险,而现在的生育保险不能覆盖没有‘用人单位’的人;自强的女性仍然需要强大的法律保障,让她们不会随意被辞退和性骚扰;追梦的人更需要通过制度消除性别歧视。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公共部门通过大众媒介或者公共空间,来讨论妇女节背后承载的权利承诺。”
  女性的社会处境真的像李思睿说的这么险恶吗?且看光明网时评作者张立对3月7日高校女生节的评价:《变异的女生节横幅写满男子主义的意淫》,“春风十里,不如睡你”、“女生节,只想送你们一套祖传染色体”,这些包含着性暗示的污秽言语在一些校园内大行其道,让网友直呼“太污”。“每一条横幅里面,不再传达的是对女生的理解和尊重,而是把男生自己摆在了横幅的中心位置,把女生作为男生的陪衬和一种外在宣泄的工具,不是在庆祝女生节,实则是借女生节楔入男子主义的尖钉。”连为未来主人翁培养健全世界观的高等学府,都充斥着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张立担忧:“治理社会上歧视女性的相关现象,又会有怎样的斗争力量呢?”
  如果说张立点出了大众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是对女性的第二道劫持,那么,中国青年网评论频道则在《莫让生育成为女性就业拦路虎》一文中指出了女性遭受的第三重劫持——职场不公。在这篇被广泛转载的评论中,时评作者斯涵涵批评:“由于当下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增大,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再加上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女性生育权屡遭侵犯,限制女性生育的霸王合同已渐渐成了用人单位挟制女性员工的一把利剑,也成了不少女性进入职场的拦路虎。”
  不仅如此,同样在妇女节这一天,时评作者刘雪松在《新京报》评论版上的一篇《还有多少个莺莺需从家暴中解救出来》,让公众看到了女性更为弱势的一面,即家庭伦理的劫持:“‘三八’妇女节前夕,大连植物人女孩莺莺醒了,而她的受伤乃是家暴所致……如果不是莺莺能够醒来,这个‘家暴’的情节,就完全有可能被这个男人编造的感动所掩盖。就像很多表面看来很和睦的家庭一样,‘家暴’往往被认为是‘家丑’,很多社会群体将它仅仅当成妇联出面调解的工作,根本没有上升到法治的高度去认识。”
  于是,社会上种种对女性的劫持,通过本周的舆论场一一揭开,如何让女性被世界公平相待,成为全社会需要反思的问题。
  时评作者易国祥在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的一篇《“不做圣母”能否燃起女性精神的火把?》,以男性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妇女解放不是妇女任性,有些价值取向值得注意。那些非常火的征婚节目,不管主办方怎样进行引导和点拨,似乎改变不了美女向财富或显贵献身的主流。中国出现庞大的剩女队伍,与当下感官式的幸福倡导不无关系。文明社会对妇女多元的人生选择应该有更多的尊重。”
  《南方都市报》则以社论的方式为女性打气:“这是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女人当然有权利获得美丽,在职场上日渐与男性平分秋色的女性也有权利进行消费。因此,消费主义将矛头对准女性,进行精准营销,实际上意味着当今的女性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获得了经济上的自由。经济独立是女性获得平等权益非常关键性的一步。但反过来,如果妇女节的消费主义故事占据了整个版面,那么在妇女权益还远未真正与男性齐平的情况下,妇女抗争的故事似乎就缺失了讲者,因为经济独立并非一切。这提醒我们,消除观念中对女性的歧视依旧任重道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