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慈善总会精准扶贫全年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
一帮到底,两年力争见成效
2016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给独居老人送来羽绒服(资料图)。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路笃书

  济宁市慈善总会日前出台《关于做好慈善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以脱贫攻坚统揽慈善事业的全局,发挥慈善组织优势作用,设立慈善精准扶贫专项基金,加大对低保家庭之外的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扶贫对象救助力度,形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慈心一日捐”可优先定向帮扶
  抓好“慈心一日捐”仍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汇集更多的慈善救济资源。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加强对“慈心一日捐”活动的组织领导,力争今年全市捐赠总量稳中再增。
  建立“慈心一日捐”捐赠激励机制,对于有具体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所捐赠善款根据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需要,采取定向使用方式,可优先用于本单位扶贫对象救助。各级慈善总会要设立慈善精准扶贫专项基金,引导定向和非定向扶贫捐赠。
  进一步降低慈善捐赠门槛,大力发展慈善冠名基金。凡单位认捐总额在万元以上、个人或家庭千元以上的,即可设立期限三年的“精准扶贫冠名基金”。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深入推进“慈心一元捐”活动,发展壮大慈善互助基金。
  市县慈善总会都要举办义演、义赛、义卖等捐助活动,多方式、多层面聚合社会爱心。推动网上捐赠便捷支付系统建设,促进市内外善心人士定向捐赠、经常性捐赠,拓宽慈善扶贫资源捐赠渠道。
千万元用于“情暖万家”工程
  全市慈善精准扶贫资金年投入总量不低于5000万元。可与当地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紧密衔接,并依托慈善救助工程项目,采取相对固定总量、固定到人、建档立卡、一帮到底方式,坚持帮扶三年,力求两年见成效、第三年巩固成果。
  “情暖万家”工程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对因大病、重残、突发性天灾人祸致贫的非低保城乡贫困家庭进行救助,总量不少于2.5万人(户)。“朝阳助学”工程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对低保家庭之外的应届高考贫困家庭中的本科新生、在校贫困大中小学生进行资助,总量不少于5000名。“夕阳扶老”工程年投入不低于800万元,救助贫困独居老人不少于5000人,支援乡镇敬老院过冬煤炭不少于1万吨。“爱心助残”工程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通过医疗项目和生活援助,救助因残致贫的残疾人不少于2500名。“康复助医”工程年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救助城乡因病致贫的大病患者不少于3000人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