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着“神器”做作业,家长犯愁
教育专家: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应多布置探究性作业
2016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业神器”在学生中流行,老师和家长多持反对态度。     (资料片)
     本报记者 樊舒瑜

  打开手机上的“作业神器”软件,用摄像头扫描并拍下题目,不到10秒钟就会给出答案。近期,这种被学生称为“作业福星”的手机APP在中小学生中流行。老师认为,“作业神器”解题正确率难保证,还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专家则表示,老师应科学布置作业,让学生多完成一些探究性作业。
拍照上传题目,答案马上出来
  最近,市民王女士发现刚上高中的孩子抱着手机写作业。她后来才发现,孩子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软件,只要拍照上传,题目的解析连同答案立刻就出来了。
  小彭是张店城区一所高中的学生,她的手机装了好几种答题软件。“一个软件找不到答案,就去另一个找,班里同学们都这样。”
  “主要用于解答数学题。”张店城区初四学生小琴说,初四要做很多数学练习,可练习册后面往往只有答案,解题过程只写“略”,遇上想不通的难题,老师又不在,就拍照搜索,十分便捷。
  近日,记者在手机软件下载里输入关键词“作业神器”,搜到10多个答题软件。这些软件功能相似,主要包括拍照搜题、语音搜题、同步练习、老师答疑、答案解析、作文搜索、求助学霸等。

家长:作业里都会的题,考试时却不会做
  看到女儿手机上的软件后,市民黄先生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删掉,然后考虑给女儿换个功能简单的手机。但删完后,他又想到,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一直在外面做生意,无法辅导女儿学习。他曾给女儿请过家庭教师,但女儿性格内向,不喜欢交流,成绩进步不大,也就没再请。他理解孩子用软件的原因,可仍然觉得这样不好,“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省略了”,他也不知该怎么办好。
  孩子正读小学六年级的林女士说,她的儿子对答题软件非常依赖,好几次考试,老师发现,作业里他会做的题目,一到考试就完全不会答,后来才知道是平时用了答题软件,于是她就把儿子手机里的软件全部卸载。
  不过,一些答题软件里还有练习、知识点解答、错题本等其他工具,一些家长也想借助这类软件,辅导孩子学习。

老师:网上“名师”难辨真假,影响学生认知深度
  对于“作业神器”的泛滥,张店城区一所中学的李老师表示,所谓“神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弊大于利。
  对于学生来说,这类软件的可靠性本身就值得怀疑。“网上所谓的‘名师’、‘专家’真假无法确定,题目解答的正确率怎能得到保障?李老师认为,更重要的是,这种软件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问题的认知深度。
  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认为,青少年使用各种搜题软件有利有弊,需要合理引导。同时,在各学校倡导、开展有效校本作业的研究与探索。
  一位从教多年的教育人士认为,老师不要搞“题海战术”,以免增加学生负担,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要搞“标准答案”那一套,以避免学生为追求“标准答案”而四处寻求帮助;尽量布置一些探究性、研究性作业,而非书面的、印刷好的作业。没有了需求,“作业神器”就难派上用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