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千年马岭道
2014年0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岭道周围险要的山势。
  ◤深秋季节的马岭道,色彩斑斓,果实飘香。
  ▲这就是“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古柏,树身直径大约1米,树上的红布为当地老乡所裹,什么含义不得而知。
  ▲险绝的马岭口。
     文/图 赵福平       

  山东是古代军事家孙膑的故乡,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孙膑兵法》的部分竹简。关于孙膑的军事才能,我们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读到,其中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最为精彩,而使大家更津津乐道的当数《马陵之战》了。
  那么这个马陵之战的古战场究竟在哪个地方呢?
  说实话,包括学术界至今也没有最终确定马陵之战发生在现在的哪个地区,有说山东莘县的,有说山东鄄城的,有说河北大名的,更有说济南长清的……
  马陵之战(有的史书上作马岭),说到底就是一场伏击战,既然是伏击战,那选作战场的地形就显得极为重要,平原地带由于无法布下伏兵而不具备伏击条件,山势过高过陡,伏兵出击距离过长或危险也不行,只有相对低矮的丘陵地带才是伏击战的最佳战场。
  位于长清区双泉镇和孝里镇的交界处,就有这么一条呈东西走向的狭长山谷,根据山下很多村民的描述以及笔者的实际考察,完全符合伏击战的所有条件,被认为是当地人久传不衰而且深信不疑的马陵之战的古战场——马岭道。
  从双泉镇驻地驱车向西南方向,穿过尹庄、五眼井等美丽的村子,然后在一个叫李庄的村庄右转,爬上一个大的弯坡后,就应当说进入了马岭道的东入口,这儿的地形相对来说还算开阔,南北两个方向的山头对峙,但越向里面走,山势就逐渐险陡起来。好在山下村庄的人们把古道推整得平展宽阔,走起路来,丝毫感不到紧张和压抑。
  这段马岭道长约2公里,呈一巨大簸箕状,显得狭长幽深,山上松柏遮天,深秋初冬季节的马岭道静谧而又洁净,空旷而又神秘。山谷的乌鸦居然很多,不时的“啊、啊”叫声,会突然给人一丝小小的恐惧感。环顾四周的地形地势,这儿真是一个绝佳的伏击阵地,一旦敌兵进入这个地方,伏兵在入口处一堵截然后在四个方向一起出击,再强大的人马也只能束手被擒、插翅难逃。
  随着马岭道地势的增高,越向里走就越艰难,大概走到离马岭口几百米远的距离,这儿应当是马岭道最陡峭的地段了,走几步就会使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此时的这段古道周围,岩石狰狞鬼怪,山谷空旷,回音缭绕。远远望去,一棵古柏挡在马岭道的正道上,据当地人说,这棵古柏就是当年孙膑吩咐部下在此树身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地方。
  古道上的这棵柏树冠形优美,虬枝如龙,枝叶繁茂,在荒山野外,有这么粗的古柏树真的是非常罕见,因为柏树生长的速度极为缓慢,又加上树下根部贫瘠少土,由此算来,这棵古柏的树龄有个几千年的历史,一点也不足为怪了。
  听当地的老乡讲,过去就在这棵古柏附近,曾经有通古代的石碑立着,至于石碑的形状和记载的内容没人搞清,由于人为地破坏,这通石碑早已没有了任何踪影,这很是让人遗憾。
  从这棵古柏再向上就是马岭口,翻过马岭口就是山西面的马岭村。由于现代行政区划的原因,以马岭口为界,西面属于孝里镇,东边属于双泉镇,本来一条完整的马岭古道,却是硬生生地被分割开来,不过不要紧,这里没人在意行政区划,来这里寻幽探古的人们完全可以在这条古道上尽情遐思,尽情追忆逝去的烽火硝烟和马嘶人叫。
  马岭道最迷人的季节当数深秋,古道两边的柿子树上,红红的柿子在秋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润和惹人,浓浓的秋色更是将马岭道妆饰得灿烂多姿和斑驳多彩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