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希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开安——
敢想敢闯敢拼逐渐走向国际
2014年0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开安在车间内一起检查产品质量。
     从打工仔到大老板,年轻的张开安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国际贸易到创办实体服饰公司,张开安在创业之路上也实现了完美蜕变。如今,他的兖州希凯服饰早已走出国门,成为HONEYS等十余家日本上市公司长期的合作伙伴。

  本报记者 高建璋 通讯员 任中华
打工仔为了梦想,勇敢踏上创业路
  2004年,25岁的张开安从广东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婉拒了母校留他任职的建议,只身来到青岛创业。起初,两手空空的张开安在青岛一家河北人开办的服装厂当起了学徒。“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尽管苦点、累点,每天都很充实……”张开安说,很快他便从一名普通打工仔升任生产经理助理,这段经历让他对服装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满怀豪情的张开安当然不安于做一个打工仔,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心头萌生。青岛是一个港口贸易城市,商贸流通、国际贸易十分兴盛,他从服装厂辞职,注册成立了希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凭着自己在服装行业的业务关系,和日本客商做起了服装出口贸易。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张开安遇到了第一个大难题便是语言障碍。“同日本人做生意,你不懂日语,不懂专业,怎么做?”张开安边学边干,翻资料、记单词、上夜校,把所有的时间全部用到了生意和学习上。三个多月后,张开安便能够熟练的和日本客商进行业务交流了。
  有了畅通的沟通交流,张开安也更了解客商对服装的要求。“日本公司十分注重质量,验货的时候一寸一寸地检查,特别仔细。”日本客商的严谨态度让张开安深受触动,每次验货他都亲自检查,常常一批货验下来就是一个通宵。凭着这股韧劲,他扫清了所有的障碍,慢慢在这个行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放下已有的一切,回家乡再次创业
  正当希凯国贸生意火爆的时候,2009年张开安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兖州办自己的服装公司。对于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张开安说,兖州是他的家乡,既然现在有能力,就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当年12月,张开安回到兖州,在经济开发区附近租了现成的厂房,购置了机器设备,招了60多名职工。就这样,兖州希凯服饰有限公司一边生产,一边选址建厂,直到一年后新厂区正式落成使用。
  说起厂区新建成的那段日子,有一件事张开安永远也忘不了,“当时正是冬天,新厂房供暖设备还没有安装调试,车间里零下十度,日本客户催着交货,为了赶进度,工人们加班加点,没有一个退缩。”看着大家辛苦加班,张开安非常心疼,他把办公地点搬到车间里,每天和工人们一起工作。终于,20万件的订单如期交货,张开安感动得热泪盈眶。
  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希凯服饰与十几家日本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张开安又一口气在汶上、曲阜发展了九个加工点,成立分公司。随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公司的快速发展,各种荣誉和奖励也纷至沓来,公司先后荣获2012年度经济贡献奖、济宁市五一巾帼奖状、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工人先锋号、2012年度先进妇代会、妇女创业基地、巾帼文明岗;张开安个人也先后荣获2012年度济宁市创业标兵、兖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度兖州市市十佳创业青年等荣誉。
  成绩和荣誉并没有让张开安自满和安于现状,反而让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冷静的判断、更坚决的决策。秉承着“质量就是生命、追求品质完美、满足顾客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希凯服饰快速发展。时至今日,已形成年产1000万件时装加工线、3000万件成衣、鞋帽检品线,实现年产值3亿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