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回家三次,回回都要找家
2014年0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红

  一提到寿光,很多人立马想到“蔬菜之乡”。我家在寿光农村,家家户户都以种植蔬菜大棚为生。就在2012年上半年,为了道路建设,村里部分村民的房屋进行了拆迁,我家成了“躲迁大军”中的一员。
  “从老路走还是新路走?”从镇上往家走的路上,司机师傅问道。这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又修新路了?司机师傅微微一笑,“姑娘,一看你就好几个月没回来了,附近路都修了好几条了。”新路改弯取直,大大缩短了回家的路程,原来需要15分钟现在仅用了8分钟。
  其实,这并不是唯一一次由司机师傅带着我找家,找得最久那次,得说去年中秋节。家中老屋拆除,二次躲迁,父亲虽然告诉我新家在哪,可原来村落间的分界线模糊不清,村里的小巷子有的被堵了起来,司机载着我“碰壁”好几次后,终于在村民的指引下才找到。
  城镇化建设让我感受到的,除了需要“找家”外,还有过年拜年的变化。因为大部分躲迁村民都在自家蔬菜大棚旁边盖起了临时安置房,也因此,各家稀稀落落的住所让村民们之间的联系变得不再那么方便。尤其是在又一次耕地征用之后,大部分村民为了继续种植蔬菜大棚,不得不走出十多里地,到其他耕地丰富的村落建起了大棚,并把家也搬了过去。这样一来,各家之间的距离就更远了,原本初一拜年的老传统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远,有的家庭选择派出代表分头拜年,你去叔叔家拜,我去伯伯家拜,节省脚力;也有的直接打电话拜年。妈妈感慨道:“现在拜年真是走了样,还真怀念以前一大家子一块走出去拜年的时候。”
  我和姐姐出门拜年,一路上碰上不少拜年车队。因为各家距离实在远,走着拜年,时间都花在了路上,年轻人也嫌累,所以很多人都开着车在村子里转悠着拜年。这种现象搁在以前,可是很少见的。爸爸也不禁感慨,拆迁征地,大家都富裕了,买车代步更是普遍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