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与读
2014年05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盖编辑您好:
  4月26日收到了贵报寄来的稿费一百元,这是我从2012年9月7日在《错了就改》栏见报一条指错意见之后,第一次获得了稿费。我对《齐鲁晚报》情有独钟,感觉在省城的报纸中就数它最大气,好看耐读。对于《编读》这个版,我是坚持每期必看的。我尤其爱看栏目中的“编辑者说”,因为它言简意赅释疑解惑,也体现出编辑风格与工作态度。最让我难忘的是,我最早在2009年7月16日第一次有两条指错意见登上《错了就改》栏目,当时也没有奢望能被贵报采用,就没有将自己的详细通讯地址附于文后。事情过去了很久,到2010年2月11日,我的又一条指错意见在A18版见报,这时的盖老师依然还记得我,就很善意地来函提醒我说,我以前有短文见报,要求我告知详细通讯地址,以便寄稿费,这使我深受感动。此事便一直记在心中,始终忘不了。
  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贵报和编读版面,能不能见报、能不能得到稿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交流中获得教益,并使自己晚年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这是我的心里话,已经在心里藏了很久,说出来才感到舒坦。
    济南老读者 周琲
  读了周先生的来函,感动而惭愧。本版的稿费并不多,只能算作一种谢意。读者的提醒、批评或者赞许,对我们是激励也是一面镜子,这是我们十分需要的。滴水之恩不能以涌泉相报,但是,惦念于怀,记在心里却是必须的。
  可惜的是,有些文字或其它差错都是一错再错,原因诸多,这需要我们努力,也需要读者谅解。
         盖方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