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桥的“桥”去哪儿了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多年前的记忆总是不时出现脑海中,或许是因为老了的缘故,喜欢回忆以往的事情。对我来说,解放路真是一条深深印在心中的路,之前在报纸上写过一些文字,可还是想再写点什么,记录下解放路的历史。

  □寒潭雁                        
(一)
  当年解放路与历山路交会口的西北角,有一处面积很大的公交车场,这里就是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市内最大的公共交通枢纽——解放桥公交车站。在济南市区最早开通的前10条公交线路中,有一半都把这里作为始发站和终点站。每天1、2、5路从这里出发,分别驶向十二马路、锅炉厂和金牛公园;8路和10路则从这里把乘客送往济南钢厂或牛旺庄方向;途经此地的3路车也要进站停靠,上下乘客。所以这里也就自然成了市内人流最多、最密集的客流集散地。尤其到了早晚上下班时段,更是人头攒动、人流如织、热闹非常。记得那时从沂蒙老家来济南看病、探亲的亲戚们,都十分热衷于一个相同的“观光游览”项目,就是坐在车场旁边的路肩石上瞧人流、赏光景、看热闹,而且常常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仍旧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繁忙的公交车场北侧,有一幢东南朝向的灰白色主副楼结构的建筑,三层主楼眉心处醒目的墨绿色徽标告诉人们,这里是解放桥邮电局。一张又大又长的柜台把一楼大厅分割成内外两个区间,柜台里一溜坐着四五位身穿墨绿色职装的工作人员,个个神情严肃、紧张忙碌,分别办理着国内电报、长途电话、市内电话、信件邮寄、邮包寄取、报刊订阅以及代售信封、信笺、邮票、报纸、杂志等繁杂业务,俨然成了整个解放路地区最大也是唯一的电讯邮政通信中心。在这里我曾亲眼目睹过一位年龄稍大的阿姨,能用自己的左右双肩和双手同时使用4个电话听筒,交替处理着不同的电话业务。此番情景曾令我瞠目唏嘘、惊诧不已、叹为观止。如今这座小楼依然伫立在原来的位置,可早已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了。
  50年前的解放路西段街区范围内,已经云集了为数众多大大小小的部队、学校、机关、单位,其中不乏省军级别的大机关。然而对居住在这里的普通百姓来说,与他们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吸引他们眼球、也最让他们挂在嘴边的却是一处被称之为“分社”的毫不显眼的砖墙小院。它位于解放路与七家村交叉口的西南角。走进坐南朝北的两扇院门,便能看到院内分布着的三排低矮的坯砖红瓦平房、房前空地上栽种的几大棵果实累累的石榴树,以及房门侧上方悬挂着白底红字木板门牌的十余间办公室。年龄稍长的老人都知道,这里就是百姓口中经常提及的“解放路分社”,也就是今天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的前身。
  虽然当时“分社”的人员不多、条件简陋,但却承担和履行着几乎半个历下区范围的属地管理职能。辖区范围向东伸延到了砚池山北面的省监狱、生建钢铁厂;向南则涵盖了千佛山以东、开元寺、燕翅山一带的所有村庄和单位。包括羊头峪、马家庄、甸柳庄、阳光大队、灯泡厂、山师校区、山大新校、建筑新村、地矿宿舍区等都在它的管辖范围之内。其辖区之大、范围之广已经远远超出了解放路的概念范畴,更是让今天的很多人感到惊讶和难以想象。
  在这条路段上,还有一个如今已经名存实亡的地方——“解放桥”。现在很多人已弄不清这个地名的由来,更很少有人能确切地说出它曾经的位置。其实这座桥原来就位于解放桥路口以西约60米处、与今天十亩园东街和后坡东街交叉口的东侧。关于这座桥最早的建造时间我不得而知,只听说1963年之前它还是一座简易的木板桥,遭洪水冲毁后得以重建。50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具有了全新的面貌:坚固的单孔拱石结构,南北两侧均用青石水泥护坡;宽阔的桥面分设出快车、慢车和人行道,两侧设有深绿色的铁柱护栏;桥四个角的塔座上矗立着4盏醒目耀眼的华灯,还分别栽种着4棵高大的塔松。无论从坚固程度还是外观气势上,都已大大超越了位于它西面的青龙桥和东面的文化桥。

(二)
  解放桥下有一条南北走向、上宽约40米、深达近10米的斗状河道。更准确点说,应该算是一条经由上游雨水、山洪常年冲刷自然形成的泄洪沟。沟两岸的黄土陡坡上长满了蒿草、青藤、荆棘和野生酸枣枝;狭长的沟底仅有几米宽,可常年溪水潺潺,清流不断。夏秋季节,大院里的孩子们经常会三五成群结伴到桥下沟边摘酸枣、捕蜻蜓、抓蚂蚱、逮蛐蛐、挖蚯蚓、捞蝌蚪、捉泥鳅。特别是每逢大雨过后,洪水退去,沟底清澈的溪水中就会莫名其妙地冒出很多活蹦乱跳的大小鱼虾,如果幸运的话还能抓到一扎多长的大鲫鱼。冬天到了,桥下的溪水变成了厚厚的冰层,面积不大的冰面也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冰上娱乐场。在冰面上划冰车、抽陀螺、砸皇上、滚铁环、弹玻璃弹,尽情寻找和享受着与平日完全不同的感觉与快乐,全然不顾刺骨的北风和严冬的寒冷。
  可让人遗憾的是时间还没过几年,深沟两侧便开始有垃圾出现,并慢慢占据了半个河道;沟底的溪水也渐渐变得浑浊不堪,再也不见了鱼虾的踪影。久而久之,这块曾经给童年记忆留下无数快乐和欢笑的乐土,最终沦为了一条脏水横流、蚊蝇孳生、臭气熏天的污水沟。后来,不知是出于整治环境的目的还是对土地空间的需求,人们用钢筋水泥建造的涵洞从南到北把整条河道覆盖了起来,还在上面建起了楼房、庭院、办公楼。原有的解放桥也就完全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被改建成了街区绿地花园,从此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只留下一个耳熟能详、众人皆知的名字,迄今仍被无数后人反复提及和使用着。
  仿佛只是转眼之间,却已经不知不觉与这条充满童年记忆的道路结缘相伴了整整50年。如今的解放路早已褪去了初始的稚嫩和青涩,也没有了曾经的朴拙与率真,惟有留在儿时记忆里的那一抹童话般的彩虹色依然如故。
  虽然时间已经跨越了半个世纪,可深藏于内心的那条有着童话般色彩的解放路,非但没有过片刻的远离与淡忘,反而会时常出现在我的睡梦里。其实我知道,在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期待解放路越建越好,成为通向泉城路的七彩之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