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古槐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阳古槐。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潘家大楼外景。
  吕家宅院正门。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慈孝兼完坊。
  黄家街教堂。
     古槐路地处济宁的中心地段,明清时期由南往北横穿整个济宁城,依次为“南门大街”、“红牌坊街”和“北门大街”三条街道,延续几百年,是古时济州的中心大道。1982年,济宁市将三条街道统一整合更名为“古槐路”,路名就来源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门口的大槐树。这棵大槐树雅号“山阳古槐”,确切的历史年代已无史籍可考,济宁人俗称“千年古槐”,至少是唐朝之前的古物,曾有“敬德勒马看古槐”之说。
潘家大楼
  潘家大楼位于古槐路,“山阳古槐”北500米,市博物馆对过,原为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中央军第一旅旅长潘洪钧的私邸。200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群体楼堂房舍180余间,建筑面积1770.95平方米,楼高达14.5米。主体建筑即上房院,也称群楼院,按“八卦”序列主次排列。南楼为7间硬山式楼房,北楼亦为7间,分上中下三层,东西配楼各5间,均为二层,有回廊相接,天井中间覆盖木质顶棚藻井,四角各开天窗,将四合楼连成一个整体,雕梁画栋,独具匠心。楼之两端,即四角隅空间,均有耳房组成楼梯间可登三楼。三楼更为讲究,共7间,周设游廊,中无墙壁,全木结构,玻璃门窗,精雕细刻,民族风格突出。
吕家宅院
  吕家宅院位于文昌阁街路北,始建于晚清时期,是吕静之的私人住宅,现仅存两进院落,建筑面积1401.6平方米。200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吕家宅院第一进院落穿堂3间,清式建筑,前廊后厦,硬山顶,铺灰色陶瓦;东西厢房各3间,均为硬山式建筑。正房两侧各设通道,通往后院。第二进院为堂楼院,堂楼二层上、下各5间,重檐硬山式建筑,前有廊后有厦,顶覆灰色陶瓦;堂东西两端为楼梯间呈小耳厦。东西配楼上、下各3间,与主堂楼搭配协调,院内原遍植海棠、丁香、女贞等奇花异树,后有花园,可惜早年被毁。吕家宅院,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精,在当时济宁城私人住宅中居于首位。
慈孝兼完坊
  慈孝兼完坊位于翰林街南首,门楼式,全石结构,座东面西,三层圆透高浮雕石坊,系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为旌表诰封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敕建的“节孝坊”。
  该牌坊因第二层正中有工部郎中史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而得名。牌坊整体为三楹四柱,四阔八米,进深2.7米,高7米,正中一层飞檐,两侧楹各为二层飞檐,均以仿木斗拱承托,檐角各垂风铎,各层顶脊为仿瓦垄起脊。支撑全坊的四根通天石柱中间两根之上,正面刻“天姥三贞垂万古,女宗九烈表千秋”,后面镌“柏节凌霜经四起,兴风寒袒扶三极”对联。四根石柱的前后两面分别用青石圆雕八只石狮牢固着柱石及其底部,坊脊上还饰有排列有序的螭吻、走兽、飞禽等。
黄家街教堂
  黄家街教堂位于古槐街道县前街中段,民国时期修建。三层古堡式楼阁建筑。6开间硬山顶,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通高18米。楼底西山墙开门,门前石砌台基,木制楼梯、楼板,一、二层墙壁全设板门窗,西山墙顶设月洞窗。石垛、灰瓦、砖墙,西方古教堂建筑风格明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