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型商场的优良消费体验,也没有便利店的亲民便捷
夹缝之中,传统超市很尴尬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娜

  对于中型超市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关门歇业,麦千车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就在麦千车歇业的同时,位于迎春大街的晟福源超市正在清仓甩货,距离晟福源500米内,是去年开业的振华商厦莱山店,不远处还有银座商城莱山店。晟福源超市和麦千车一样,在商业综合体发展起来的空间内,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

  综合商场入驻
传统超市受冷落

  随着2008年佳世客开业,麦千车的客流开始有下降趋势,但由于佳世客的定位相对高端,超市物价并不亲民,高校学生和周边居民仍然倾向于到麦千车购买生活用品。
  继佳世客超市之后,2010年迎春大街上银座商城莱山店开业,2013年9月振华商厦新天地都市广场开门迎客。2013年12月,距离麦千车超市北门不足500米的新世界百货开业,集大型超市、化妆品、鞋帽服装、娱乐、美食为一体的大型商场很快吸引了人气。
  与振华商厦相邻的晟福源超市,和与新世界百货相邻的麦千车超市都感受到了竞争压力的增加。曾经红火的超市,现在渐渐被冷落。
  烟大商业圈和迎春大街商业圈的形成,莱山区在几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块升值,而房租上涨、客源流失也成了传统中型超市摆在台面上的问题。
  中型超市在成熟的商业环境中,面临着成本增加、竞争激烈的现实问题,它们有的选择转型做深入小区的便利店,有的转向了商业刚起步的区域。
上不去下不来
淘汰是早晚的事

  作为具有切身体会的经营者,麦千车超市总经理许金洲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个理性放弃。他打算先用心经营好麦千车在开发区等区域的门店,“十年前,麦千车超市算是走在前面的,但是现在生存空间变小了。房租、物流、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客源的流失,利润已经越摊越薄。再经营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不如转变经营区域。”
  在商业圈内人士看来,中型超市的消失是一种必然。如果没有综合实力做大型商场,那么就要做成连锁的便民超市,同时要求有独立的物流、仓储,这样就不会受制于第三方供货系统,并且可以将成本降到最低。不然,连锁店开得越多,成本增加越大,利润不增反而会下降。“麦千车只是一个缩影,其他一些超市关门也都是因为面临着大同小异的问题。”
  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崔占峰说,面对商业综合体林立,传统的零售超市因为缺乏差异化,慢慢被淹没,最后消失。“传统超市既没有年轻人追求的新潮,又没有大妈们喜爱的大力度促销,而一个区域的消费能力又是一定的,所以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上不去,下不来,中型超市很尴尬。他们要么做大型综合商场,满足市民吃喝玩乐一站式的需求;要么低下身板做深入社区的优质便利店。”崔占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