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博会现场游客驻足欣赏枣木工艺品。 本报记者 李榕 通讯员 贾鹏 摄影报道
本报9月14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刘敏) 12日9时许,中国(乐陵)金丝小枣交易城开始热闹起来,来自全国32个省区的5000多名参展商、采购商、经销商及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9时30分,以“梦想中国枣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乐陵)红枣暨果品产业博览会在这里盛大开幕。
12日,记者在枣博会现场发现,500多家企业的650个展位上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上万种果品及包装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观看、洽谈。“从年初已经参加了十多场各类农产品洽谈会,这次是收获最大的,带到现场的500多斤样品几近被抢空。”来自新疆的和田玉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来自乐陵市朱集镇的张吉森现场带来了100余件、价值二三十万的枣木工艺品,小到擀面杖,大到成套桌椅,其中还有他们家族收藏多年的珍品。
“枣皮可以提取价值18万元一吨的枣红色素,枣肉可以制成冻干鲜枣粉,最后的枣核还能制作活性炭,把金丝小枣‘吃干榨尽’,一点东西也不浪费,这要比传统生产附加值高百八十倍。”山东百枣纲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连续两年参加“枣博会”。该公司大区经理马先生说,乐陵年干枣产量达1亿公斤,仅他们公司一年就要消耗1000余吨左右。
本届枣博会以乐陵小枣与新疆红枣“联姻”的方式举行,除展品展销活动外,还安排了优质枣产品及著名枣产业企业评审、“西果东送农超对接”、双陵春新品发布会及招商推介会等26项合作交流活动。
目前,乐陵已发展小枣深加工企业400多家,年加工小枣8000万公斤,研制开发出10大系列140多种枣制品,60多个品牌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枣加工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高附加值加工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