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圣殿、儿童天地、商业综合体……
“混搭范儿”省博变身“人气王”
2015年0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让观众身临其境。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摄
  山东博物馆内购物区出售可爱的玩偶。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摄
     每到周末,位于经十东路的山东博物馆门前都会排起长龙,人气十分火爆。记者探访发现,省博越来越火,与其成功转型有关。如今,省博新馆举办的各种特色展览与创意活动远近闻名,也多了许多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与商业体。博物馆正慢慢变成人们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本报见习记者 于悦 范佳              
关键词:转型 进馆得排一小时队
  “妈妈,我好想看非洲的大象啊!”17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山东博物馆时,门口已经排起长队。队伍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由于是周六,多是家庭结伴而来,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来自临沂的徐老师专程带着15个二三年级的小学生赶来观展,她之前特地来省博考察过,看过之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带孩子们来感受一下。“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大学生孙明明刚下火车便拖着行李箱直奔省博,他是个标准的“博物馆控”,在济南同学的推荐和陪伴下,他从省博开启了泉城之旅。
  此外,还有很多观众是冲着圆明园四兽首而来。“国宝来济南,机会太难得了!带孩子一起来开开眼界。”市民张先生说。
  据省博工作人员刘安鲁介绍,自从最近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和圆明园展开展后,平时的人流量也增加了很多。周末时,一天的人流量能达两万,观众最多需要排一个小时的队才能进馆。
  在2010年新馆开放之前,省博一直在老馆内接待观众。26岁的国学爱好者景女士回忆:“2006年,我上高二时,跟着学校的国学社去参观千佛山那边的省博。人比较少,相约在广场上见面,一眼就能看见。”
  “那时就是传统的博物馆。展品放橱窗里,或者用红线隔开,历史性的常设展居多。如今的新馆看上去更大、更敞亮,也更现代,展览的种类也多样起来。”
  不仅外表变气派,展品数量变多,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省博还在技术应用和互动交流中下了工夫,以此积聚人气。
关键词:高科技 让动物标本动起来
  走进最近最为火爆的展厅“圆明园特展”,迎面看到的是京西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大屏幕,采用的是3D裸眼技术。还有的屏幕使用了独特的多媒体互动技术,观众只需触碰上面的“火龙珠”,就会出现当时的对话场景。
  “这个展厅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一些技术,还原圆明园场景,并达到与观众互动的目的。”讲解员李伟称。
  来到“国宝级文物”兽首部分,猛一看好像12兽首全都来到了济南,但李伟称,为了给观众营造逼真的效果,博物馆特意用了3D摄像复原技术,使柜里陈列的兽首看起来与真实的毫无二致,还可以按时辰“喷水”。其实只要关了灯,它们就消失了。真正的四大国宝兽首在背后的展厅。
  在圆明园展厅外,还有两台特殊的拍照设备,观众只需站在屏幕前,挑选屏幕上的“宫廷装”换衣,就可以做出一张专属于自己的宫廷照,当场免费发到自己的邮箱里。李伟称,这些设备也是和展览同步启用的,本身也是吸引观众的一部分。
  博物馆三楼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最近成为孩子们的焦点,来到这里就可以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一进门,孩子们快乐的喧闹声回荡在整个大厅,它已变身为一个综合性的儿童“游乐园”了。
  这个展厅足足有三层,甚至有专设的电梯。一层通道的两旁,全是琳琅满目的野生动物标本,标本的背后墙壁上,还有3D模拟的动物迁徙影像。例如“角马过河”场景里,哗哗的流水声与奔跑着的角马,使前面的动物标本仿佛都动了起来。
关键词:互动 小观众既能看又能玩
  野生动物展厅内不仅有这些基本陈设,还额外增添了许多吸睛的互动活动,例如小朋友们可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做起钻树洞、跳棋游戏。李伟称,这些场景设计和游戏环节都是陈列部与科技团队特别为小朋友们量身定制的。
  二楼特别设计的“自然课堂”是展览的一大亮点。李伟介绍,现在每个周日,这里都会摆上课桌,20多个孩子会在博物馆老师的指导下上课,每周一节,每节一小时,从上午10点到11点。想要让孩子参加的家长可以在博物馆官网上报名预约,根据先后顺序每周来展厅学习动物知识。
  自然教室的工作人员称,目前报名的孩子已有上千人,最小的7岁,最大的14岁。自然教室一旁,还有一台互动游戏装备,围满了孩子和家长。孩子们通过坐在“汽车”上操纵方向盘,来模拟拍摄面前显示屏上奔跑着的草原动物。
  省博工作人员刘安鲁称,互动性是所有展览中特别重要的一种元素。除了近期的野生动物展,以前还有许多能让观众参与其中的展览活动。“去年6月到9月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展中,开辟了一块很大的玉器探索区,孩子们可以坐在里面的蒲团上玩游戏,工作人员把纹饰做在玉的复制品上,让孩子们用墨和纸拓出一个自己的良渚玉器纹饰作品,孩子们最后都非常开心。”刘安鲁说。
  据了解,去年省博还举办过一场“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虽然沉香属于小众文化,了解的人不多,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通过展览宣传和社会活动介入,例如举办沉香雅集,让观众免费品香,亲自体验,缩短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加深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喝咖啡 未来将再增餐饮购物
  很多观众对于以前省博的印象是“中规中矩”。市民王先生表示:“我2007年左右去过老馆,那时历史文化方面的展览居多,没有见过互动的活动,餐饮、购物的场所也没大有印象。总体而言,比较中规中矩。”
  而第一次来省博新馆参观的大学生小孟表示,她这次的观展之旅很舒适:“来之前我还担心,这么大的博物馆,好不容易排队进来,要好好看个够,但逛得太久没处休息怎么办。没想到馆内有很多人性化设施,为观众考虑得很周到。”
  进入省博,行李箱一族可以直接去存包处免费寄存行李。在咨询台,观众可以咨询任何与参观有关的问题,还可以请讲解员、拿参观须知、进行失物招领等。
  省博的每个展厅都设有座椅供观众歇脚,三楼还开辟了一大片休闲区域可以购买食品饮料。除了特定的休闲区域,在一些展厅也设有歇脚场所。在逼真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厅,暂时告别欢乐的“非洲乐园”,乘坐树干状的电梯至三层,便可以端一杯咖啡、吃一块糕点,坐下来开始悠闲的午后时光。
  据刘安鲁介绍,之前一些观众反映附近餐饮、购物的场所不多,省博正在进行的二期工程会涉及这些领域,形成更多的商业气息,让服务更周到,配套设施更周全。
关键词:学知识 老少都能找到兴趣点
  “省博的受众人群是所有人,各种人群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刘安鲁称,省博是百姓进行文化娱乐并学习知识的殿堂。希望观众能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学到知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刘安鲁强调,在国外,博物馆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非常大,一些社区里就有博物馆。在欧美,博物馆教育是孩子人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同欧美相比,国内的博物馆还有一段学习发展的过程。
  “当前的社会风气比较浮躁,没进馆之前,一些观众更注重的是展品价值的数额。”刘安鲁说,山东博物馆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肩负着传承齐鲁文明的使命。要让那些本对此不感兴趣的观众,通过馆内的活动展览,进入到文化的圣殿中来。
  刘安鲁举了个例子:在进沉香馆前,很多观众只了解沉香很贵,出馆后则收获了更多深层的知识,如沉香的药用价值、在清朝皇室的地位、使用时有哪些礼仪、这些礼仪又透出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哪些传统思想等,从而对自己的价值观重新进行审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