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来了说不用,再叫却晚了
一心梗患者“大意”,憾失抢救良机
2015年0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20日讯(记者 张倩倩 实习生 杨雪) 近日,芝罘区一名48岁的男子因心肌梗死发作抢救无效死亡。虽然他家距离医院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但他第一次拨打120,救护车到达时,他没有使用救护车,而第二次拨打120、救护车赶到时,他已经休克,最后抢救无效死亡。心血管疾病医生提醒,冬季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期,市民应当注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肌梗死的发作。
  18日晚8点左右,家住机场路附近的一名男子拨打120求救,说自己胸闷憋气,需要急救治疗。医院距离他家并不远,救护车几分钟后就到了。
  “不知是那名男子的家人还是朋友,他下楼接应我们,却告诉我们,发病男子暂时没什么大碍,不需要救护车了,自己打车去医院。”医院的医护人员说,接着救护车就回医院了。
  救护车刚回到医院后,医院方面又接到那名男子的求救,说自己呼吸困难,一直呕吐,需要入院。救护车司机接着掉头赶紧向男子的住所赶去。不过,这时男子已经倒在家里的洗手间内。
  几名医护人员赶紧对他按压并电击,使他有了微弱的呼吸,然后将他抬上担架,拉到了医院的急诊室里。虽然急诊室的医生做了急救,但还是未能挽回他的生命,几分钟后男子因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这名男子今年48岁。
  “这名男子患有心肌梗死,属于比较凶险、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患者不能大意,如果未能及时抢救,随时可能丧失生命。”急诊室一名医护人员说,像冠心病、心梗这一类的疾病,需要及时急救。
  医院救护车的司机非常惋惜地说,他开着救护车,来来回回一共用了十几分钟,如果救护车第一次去男子住所时,他就跟着救护车到达医院,或许他不会死亡。
冬季心梗高发 尤要警惕
  本报曾报道,烟台市疾病中心2013年全市死因分析报告显示,全市共死亡5.28万人,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的28.47%,说明超过1/4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并且心血管疾病在死因排名中排第一。
  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之一,困扰着不少中老年人。记者从毓璜顶医院、烟台山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进入冬季,医院急诊室接诊的心梗病人增多。
  “冬季是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急性心梗病人也比以往增多。以前50岁以下得冠心病的几率比较低,但近些年来,这一疾病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大多与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有关。”烟台山医院一名心血管疾病的医生说。
做好急救及预防 别延误救治时间
  心血管内科医生提醒,有心脏病的中老年人应按时服药,家里常备一些缓解心绞痛的药物等,避免情绪激动、寒冷刺激,以预防心肌梗死发作。年轻人应当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有规律地生活,避免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做些适当的体育锻炼。
  医生提醒,若患者出现持续头痛、头晕、胸闷、心慌气短、胸背部不适、脖子有压迫性窒息感等症状或服硝酸酯类和抑制血小板的药物超过15分钟没能缓解,应立即到就近的大医院就诊。尤其是心前区压迫性绞痛持续3分钟以上,并向左上肢放射,必须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千万不要抱有“休息一会儿就好”的想法,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本报记者 张倩倩 实习生 杨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