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百姓满意是最高标准
郓城召开乡村文明行动暨城乡环卫一体化现场推进会
2015年0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环卫工人代表调试新装备的环卫车运输车辆。(资料图)本报记者 崔如坤 摄
     本报1月20日讯(通讯员 李英 刘健) 郓城县坚持把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和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活动成果的标准,乡村文明行动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取得初步成效。日前,在菏泽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郓城在全市11个县区中排第3名,全市168个乡镇(办事处)前10名的有郓城4个,其中,南赵楼、丁里长、张营、程屯4个乡镇排在前4名。
  为加快推进乡村文明行动,郓城县委、县政府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和财力,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下发了9个文件进行安排部署,同时还明确了奋战六十天、实现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等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节点,实行了定期不定期调度制、考核制、问责制等一系列工作推进机制。
  郓城先后两次组织全县22个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及具体分管的主要负责人、县直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现场观摩推进会,对各乡镇(街道)、村开展情况现场检查、现场测评打分、现场公布成绩,各乡镇(街道)差距当场亮出来,让工作推进快的脸上有光、工作成效差的知耻后勇。
  郓城继续加大投入,出资300万元购买的从村到乡镇垃圾转运车、垃圾箱等城乡环卫一体化设备已发放到各乡镇、村。目前,乡到县垃圾转运车达到6部,村到乡垃圾转运车达到80部,全县乡村配备垃圾箱772个,垃圾桶15869个,配备保洁员2149名,配齐了保洁工具。
  该县22个县直帮扶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全力支持乡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郓城县民政局、计生局、国土局等单位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分别拿出10万元进行帮扶。全县60个文明单位结对87个行政村,帮建文明一条街。
  同时,全县1041个村(社区)都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乡村建设文明一条街445条,道德讲堂596个,“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人数达到35266人,较好地发挥了乡村文明行动的引领作用。
  据介绍,今年是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最后一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郓城县将围绕“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彻底清除存量垃圾;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建设并正常运营;按照标准配备从村到乡的钩臂车、垃圾箱、垃圾桶等垃圾收运设备;按照标准配备保洁员及工具,建立长效保洁制度”等四项工作任务,确保在二月初、三月初市县进行的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三、四月份通过省市认定验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