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的不平凡
2015年04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肖复兴

  这样一部努力了却依然不尽如人意的电视剧,为什么依然会引得上下两代人的关注和热议?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除了人们对于好的艺术作品的怀念与期盼因素之外,在我看来,是人们会在电视剧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后,颇引热议。隆重的讨论会上一边倒的盛赞,坊间鲜花与板砖齐飞的众口难调,是目前电视剧播出后很少见到的现象。对于这部电视剧彼此各异的立场,不仅可以看到如今艺术审美的功利之心和价值系统的倾斜,也可看到如今我们好的艺术作品确实少的尴尬和渴求以及从民间到官方的投入。
  说心里话,我看这部电视剧,心情很复杂。对比路遥的小说,两种文本的交错中间,夹杂着近三十年世态人心以及文学艺术观念的变化,让一部电视剧成了一面多棱镜,呈现出超出电视剧自身的多重镜像。这些镜像中,既有三十年前也有三十年后的我们自己。应该说,这是这部电视剧意外的也是最大的收获。想想前不久同样写农民的电视剧《老农民》,那种完全依托历史教科书的艺术演绎,是较难拥有这样的艺术与人生、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效果的。
  三十年后,重新审视小说,其最大的特点,是以朴素而执著、坚定而厚实的写实笔墨,刻画了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中,处于农村最底层的普通人的颠簸、磨难、挣扎,迷茫中的无奈、不甘和期望。坚实的生活和在现实中奋争的追求发乎于心的真诚,是其最重要的两翼,方才使这部小说在三十年后没有成为标本,而还能够在我们的头顶飞翔。同时,小说的气魄很大,梦想构造那个时代以农村为轴心而辐射开来的全景世界。其小说名《平凡的世界》中的世界,不仅是平凡的连缀,更是平凡通达并占领的天地。
  但是,在塑造人物的写作法则上,这部小说并非人们所称赞的那样,是经典的现实主义,而因其理想的振翅,有着浪漫的色彩。正因为并非地道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少平和少安身上,明显可以看到柳青和俄苏文学的影子,理想化的色彩涂抹在苍凉的黄土高原上。特别是少平,有着浓重的保尔·柯察金的性格发展逻辑,而与他相恋的晓霞则是冬妮娅的变体,其处处指导少平闯世界的高瞻远瞩,则有几分《青春之歌》里林道静的引路人林红、江华等人的姿态。他们所共有的概念化倾向是极其明显的。
  在小说中,关于女人的形象,不仅晓霞,出现的不少女人,包括后来爱恋少平的秀儿、不要彩礼的少安媳妇秀莲,对少安兄弟的爱情都是如此一厢情愿地倾斜,她们不是当官的孩子,就是有文化的大学生,但在少安兄弟面前,她们都是心甘情愿、毫无理由地倒贴的痴情者。这样的对于女性的想象,其实只是路遥的主观想象而已。
  这样主观的想象,还表现在对于历史的描述,历史进程完全吻合农民的要求,这样的以后来的目光关照历史的态度,并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而是和电视剧《老农民》为一种创作路数,只不过一浅一深。
  如果我们客观看待路遥的这部小说,再来看电视剧,便会容易看明白其长处与短处,也可以看出编导者的良苦用心和当代影视难以逾越的短板。
  客观讲,电视剧以朴实的叙事策略和演员尽职的表演,忠诚完成并尽可能挖掘了小说中朴素生活和美好理想这两大长处。但是,却没有完成路遥对世界宏大叙事和占领的梦想。这方面的责任,不能完全怪电视剧的编导,因为在小说中也没有能够完成路遥原本对世界之梦的实现。他实在去世得过早。
  更重要的是,电视剧对小说塑造人物方面的弱处没有警觉地节制、修正和弥补,相反进行了放大,沿着这样的轨道,极其舒服地滑向更远。还是说少平与少安,概念化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如果说少平怀揣一本书闯荡世界的梦,多少还有那个时代的影子,但是,小说中的少平并不只是一个唱励志歌的游吟诗人,电视剧对少平和晓霞大段背诵纳吉宾小说的情节故意渲染,并添加下雨的戏剧情境,则更像学生拙劣的舞台剧。升为主角的少安,则集万千苦难与传统品德于一身,有些像是以前《金光大道》里的“高大全”了。将本是福堂炸山造平原学大寨的“左”的举动移花接木到少安身上,让本不在现场的少安出现在抢水豁坝的危急时刻,并以极端戏剧性的场面强化在少安身上,都可以看出编导者不仅认同小说的弱处,还觉得不过瘾,方才如此不惜画蛇添足也要拼命加戏于一人身上。
  尽管比肆意编织情节的《红高粱》的改编要好得多,但是,这些编戏的策略已经成为如今电视剧难以根治的病根,那便是不是从原著出发,更不是从人物出发,而只是从吸引观众眼球出发。应该说,这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败笔。如果小说的局限是历史的局限,那么电视剧的局限则是如今我们艺术与思想的双重问题的症结。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于生活与艺术的认知水准与态度,恐怕还未及路遥。因为我们没有表现出改进和超越路遥历史局限的能力,相反,在扩大这种局限,轻车熟路地沿着这种局限在延伸。
  好的影视作品的改编,没有不对原著进行删减和增添的,但是,那些删减和增添,最见思想和艺术的双重功力。坦率地讲,迫于收视率的压力,眼下对经典进行改编的电视剧的整体水平,不如以前的《四世同堂》、《围城》甚至《金粉世家》等电视剧。
  这样一部努力了却依然不尽如人意的电视剧,为什么依然会引得上下两代人的关注和热议?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除了人们对于好的艺术作品的怀念与期盼的因素之外,在我看来,是人们会在电视剧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今天的年轻人,依然会在少平和少安的身上看到因为种种梦想而离开家乡闯荡世界和因为种种原因而坚守家乡却更加无奈的我们自己。而对于与路遥年龄相仿、经历过他所书写的那段历史的我们这样一代人而言,在这部电视剧中,不仅看到那个时候的我们自己,还看到了那个时候的我们的文学:纯真、质朴、幼稚甚至虚妄,却充满真诚和理想。而这一切,在颜值增加的电视剧中,却品质变形,甚至远去。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