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到路面的交通“加速师”
——记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工程技术科民警毕晓猛
2015年04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入行,他就和交通工程技术打交道,转眼近10年,工作中,他不断倾听百姓的诉求并为此付诸行动。他,就是毕晓猛。
  毕晓猛是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工程技术科民警,从事城市交通设施管理工作。他科学规划设计和施工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中央隔离护栏等设施,用心做好每处细节,努力实现道路利益最大化,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文/图 本报记者 孙丽娟
设计得了图纸,监督得了施工
  2005年,毕晓猛进入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工程技术科,从事道路交通标线设计、监督路面施工及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工作。 
  每年5月至11月是毕晓猛的忙季,这是道路标线施工忙碌期。标线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施工期间要封路,还要等标线油漆干透、凉透才能进行,否则既会污损路面,还会影响标线使用寿命。目前交通压力大,封路会影响行人和车辆出行。因此,交通工程技术科调整施工时段,赶在夜间施工作业,“披星戴月”成了他们的工作写照。
  去年夏天,第17届亚运会火炬在威海传递,海滨路作为火炬传递的唯一路线,又是城市的主干道,当时正值旅游旺季,路面车流量较大。工期紧、任务重,还要保证路面畅通,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毕晓猛带着施工队日夜奋战在一线。“最长的一次是一个周没回家,每天奔波在单位和马路之间。”上午在办公室设计图纸,做道路标线规划方案;下午,去施工路段放水线;晚上6点多,在路面监督施工划线,直到凌晨两三点钟下班。如此“白加黑”连轴转,及时保证了工期,也出色完成了任务。
  比起道路监工,设计图纸的脑力活更累。“既要考虑路幅,又要合理划分车道,对每个路口的规划更费心”,毕晓猛说设计图纸是个精细活,设计要符合国标,还要用心考虑车辆行驶路径,每张图纸修改两三遍是常有的事。
典型解决方案,大福源路口通行率提高20%
  交通设施管理不仅需要付出智慧、汗水,还要不断创新满足居民的出行要求。
  青岛北路大福源路口是威海城区交通的节点,人流量、车流量均较大。实际情况中,新威路与青岛路路幅宽度不匹配、公交线路密集等众多因素导致该路口交通复杂,中央隔离护栏有效遏止了行人乱穿马路,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附近商户和居民的出行。
  为确保道路通行效率最大化,既保证路口交通秩序,又方便车辆进出,毕晓猛倾听百姓诉求,多次实地调查,掌握基础数据,协调公交公司、城郊公司、市政处和竹岛街道办事处,根据不同交通需求,科学施划进口车道标线,针对交通冲出点多的情况,将公交港湾南移、中央隔离护栏移至两侧非机动车道,同时优化调整交通标志线和信号灯。总体来看,看似简单调整了隔离护栏位置、更改了箭头,实际包含了毕晓猛的智慧。
  优化调整后,大福源路口通行效率提高了20%,有效遏止了行人乱穿马路,又方便了附近居民、车辆出行,极大改善了路口交通拥堵状态,提高了路口通行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