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类投诉自今年起猛增。据了解,从1月1日到5月6日,家居类投诉共有481条,已经超过去年投诉总量。这些投诉涉及家具质量、价格、售后、装修等方面。本报记者就此总结了其中的四个典型方面,提醒市民注意陷阱。
本报见习记者 张玉岩
陷阱一:
“零元购”,按月返还
祖先生去年购买了6000多元的吊顶,当时跟商家签订了合同,每个月返还320多元钱,分18个月返还完毕。可是商家只返还了两个月,家居店就关门了。
张女士介绍,自己也是用返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橱柜,到现在都没有安装完毕,店家已经找不到人了。
陷阱二:
付了款却一直没货
古先生去年购买了总价值达3万5千多元的家具。根据古先生与家具店签订的合同,最长的到货时间是11个月,但是,截止到现在,每个合同都已经超过了12个月,自己订的货还是没有到。
“我们白纸黑字都签着合同,按照合同上写的,家具最长交货时间是11个月,如果超过11个月,违约方需要按照总价的15%进行赔偿。”古先生说,“现在可好,家具店直接跟我说要钱没有,要货也没有。”
陷阱三:
口头承诺没凭据
李先生介绍,5月2日,自己在一家红木家具店里购买了红木橱柜。“虽然付了全款,但是我们跟店员说好了如果尺寸不合适就退货。”当天回家后,李先生测量后发现购买的红木橱柜尺寸有些大,就打电话告诉店员不用送货了,并且协调退款。
但是红木家具店的老板就不同意了,“说店里有尺寸小的橱柜,退货有困难,可以换成尺寸小的橱柜。最终经过协商,家具店同意给李先生退货退款,但是要等到5月20日以后。
陷阱四:
定制家具变了样
罗女士在一家家具卖场订购了2扇品牌木门,双方约定4月底安装,可直到5月3日,经销商才告知罗女士,因为原材料紧张,消费者必须更改订购款式。而市民刘先生为婚房订购的厨房组合柜虽然如期到货,但安装后才发现内部空空如也,约定的内置套柜、搁架等没有到位。面对消费者的催促,经销商称因为货源紧俏,配件还要另等半个月,并拒绝为违约行为作出赔偿,令刘先生愤而投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