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对接新三板
银行呼吁打破5万元理财门槛
2015年05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受A股一路上扬、央行接连降息降准营造宽松货币环境等影响,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中间业务收入空间逐渐压缩,理财收益率“顶住”投资端收益不降的压力越来越大。近日,记者获悉,商业银行正不遗余力的对理财产品进行创新,其中,部分银行将目光对准了新三板。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如果能够对于成长性较好,符合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以半股半债投入,以上市后的股权增值弥补债权,是银行一个比较好的出路。事实上,理财资金入市一直是资本市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理财资金
  寻求对接新三板
  去年7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银行应于2014年7月底前,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已有理财业务开展情况以及事业部制改革的规划和时间进度,并于2014年9月底前完成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
  事业部改革不仅有效解决了银行内部理财业务多头管理的问题,也实现了理财业务统一归口管理。记者注意到,截至2014年年底,已经有453家银行金融机构完成了理财业务事业部改革。
  除了从管理结构上进行改革,银行的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也在进行调整。根据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14年年末,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占比由年初的20%提升至38%,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占比由2%提升至3%,商业银行正在通过不断增发净值型理财产品,稳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市场预期,引导投资者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
  在产品创新上,各家银行也绞尽脑汁,据了解,部分银行正在酝酿发行对接新三板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也指出,未来如果能够与新三板结合,对于成长性较好,符合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以半股半债投入,以上市后的股权增值弥补债权,是银行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今年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将进一步回归本源,理财产品将由保本向非保本,由预期收益类向净值类产品转化,投资端在保持非标创新和投资优势的基础上向可交易、可估值和信息披露透明的标准化投资转化”,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银行呼吁降低
  5万元理财门槛
  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风险评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三级和四级风险评级的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为10万元,五级为20万元。而且客户需要到银行柜面面签。目前大部分短期理财产品风险等级都介于二级和三级之间,银行理财说明书中也会标明该产品的风险等级。
  也正是基于此,许多投资者被拒之门外。放眼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都是1元起投,让投资者闲置的几百元、几千元资产进行有效的利用。例如余额宝,截至去年年底,余额宝规模达到5789.36亿元,人均持有约3133元,用户数量增至1.85亿人。与之相比,银行仍死守住5万元门槛,也让银行无形中处于竞争的下风。
  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设计的5万元的门槛,是在当时特定时代、特定的市场环境下制定的,但是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有保本型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风险较低,完全可以降低准入门槛,让银行服务大众。     (毛宇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