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新鲜鲥鱼 9月“游”入市场
即墨在江北率先成功培育养殖鲥鱼,预计每斤批发价200元以上
2015年05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26日讯(记者 宋祖锋) 鲥鱼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与河豚、长江刀鱼齐名,俗称“长江三鲜”。日前,即墨市人工培育鲥鱼获得成功,4000尾鲥鱼今年9月就要上市了,岛城市民可尝鲜本地培育的新鲜鲥鱼。
  26日,在位于即墨市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周戈庄村的鲥鱼养殖基地,青岛海得运水产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鲥鱼每条重量在七八两左右,到了9月能长到1斤多,到时就可以上市了。根据目前鲥鱼市场价格,预计每斤批发价至少200元以上。
  “去年7月,养殖基地以每尾15元的价格引进4000尾鲥鱼鱼苗,引进时体长只有两厘米左右。”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凯先介绍,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培育终于成功,这是江北地区首个成功培育鲥鱼的养殖基地。
  “鲥鱼对养殖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要严格控制好水温。”王凯先说,适合鲥鱼生长的水温在20到22℃,养殖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抗生素制剂和药物,为了杀灭鲥鱼身上的寄生虫,每隔半个月养殖池就要进行淡水和海水的相互调换。
  据介绍,因为鲥鱼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不停地水中快速游动,所以鱼肉特别鲜美。目前,北方地区食用的鲥鱼都是从南方引进,运输时间在1天左右。“超过12个小时,鲥鱼的口感和新鲜度就会下降。”养殖场工作人员说,养殖场可以保证在接到订单后12小时内将鲥鱼送到岛城市民的家中。

  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因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产于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味道最佳,被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俗称“长江三鲜”。继扬子鳄、中华鲟、白豚、胭脂鱼之后,长江鲥鱼也遭遇种群危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