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切莫只启动不响应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起四天雾霾汹汹,《重污染Ⅱ级应急响应启动》”,这是晚报12月19日的报道。报道说:从19日起,未来四天济南市将持续出现重度至严重污染天气,为此,市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启动应急响应是为了尽可能减轻雾霾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启动应急响应重在“响应”,但是,笔者就此询问过多个朋友,他们对“响应”的内容大都不甚了解,因而,在启动应急响应时,应当想方设法让“响应”的内容家喻户晓。虽然此前媒体对此有些报道,但说实话,距离家喻户晓还有很大距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时下济南的雾霾看,要想在三五年内彻底根除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启动应急响应就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要启动应急响应,就要努力争取最大成效,不能劳而无功或者事倍功半。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全民参与,八方响应,从这个角度讲,“启动”重要,“响应”更重要。
  空气质量有优劣之分,污染程度有轻重之别,按照《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警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对应启动Ⅲ、Ⅱ、Ⅰ级响应。预警应急的级别不同,“响应”的内容也不同。当发布黄色预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时,对重污染行业要实施限排措施;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禁行渣土砂石运输车;停止可能产生大量扬尘的土石方作业等。当发布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时,在Ⅲ级应急响应基础上,对重污染行业实施更严格的、力度更大的限排措施;暂停所有道路、拆迁及建筑施工的室外作业。如果启动了红色预警的Ⅰ级应急响应,在Ⅱ级应急响应基础上,学校要停课,机动车要限行,所有大型户外活动要停止。了解上述这些具体内容,对于人们自觉“响应”预警应急,对于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对于市民监督“响应”落实情况,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让“响应”内容家喻户晓,仅靠时下的几次宣传报道或是环保网站是远远不够的,因而,相关部门首先应当依靠电台、电视台、纸媒、网络等媒体持续发力,适时、鲜活地宣传“响应”基础常识和具体内容;其次,要加大对“响应”置若罔闻情况的查处力度和曝光力度,以案例教育来强化宣传效果;再次,要广泛发动市民积极参与,在自觉“响应”的同时,举报那些“置若罔闻”或监督监管缺位和执法不严的事件,以此力争应急响应能全面、扎实地落到实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