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联网+”为老年大学分忧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钟倩

  21日,在山东老年大学大观园校区,赵玉芳缴纳了640元学费。20日,她在山东老年大学官网上报了声乐班和古筝班,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过来交费。据了解,山东老年大学网上报名开通半小时内,热门专业已经报满。(12月22日《齐鲁晚报》C03版)
  老年大学采取网上报名,老年人不用再半夜排长队了,值得肯定。然而,网上报名遭遇“秒杀”,其火爆程度不减,很多热门专业被一抢而空。
  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远远滞后,老年大学一位难求就是重要体现。务实地说,仅靠网上报名、增加名额“不解渴”,毕竟投入不足,扩容有限,多多益善尚不能实现,如何满足更多老年人的精神诉求,成为亟需直面的社会问题。笔者以为,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应在公办老年大学之外探索更多的支撑点与新办法。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公办老年大学的专项资金投入,扩大校区建设、配置优质师资,学科设置上与时俱进、契合当下,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精神诉求。当然,也应推出激励政策,加强对民办老年大学的管理与扶持,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进市场化运作,从源头缓解报名“挤油油”。另一方面,应盘活社区资源,发挥基层优势,让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有特色、有亮点,并推出远程课程的教授,打造成集托养、助老、爱老、日间照料等为一体的民生品牌;让“互联网+”为老年人构筑全新的发展渠道与平台,这样不仅能起到资源引流与分担的作用,还能使一些不肯“毕业”的老人找到新的沟通载体,拥有良好的情感支持系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