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梁采油厂金家管理区:
让降本增效成为全员工作习惯
2015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22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宋飞 杨萌) 人均节约一元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纯梁采油厂金家采油管理区生产运行中心主任田建民从参加工作至今,始终坚持“环保节支”的理念,他手中的碳素笔已经用了五年多了,平时只换笔芯不换笔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勒紧腰带过日子,省点儿是点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逢月末,他和生产运行中心干事刁晓周便会“东奔西走”,忙碌穿梭于各个办公室,原来他是在收集“废纸”。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把纸张利用不彻底的“漏网之鱼”用做演算稿纸、打印晨报、装订记录等工作之用,彻底发挥其余热。管理区自成立以来,按照采油厂“聚焦质量效益”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纸张管理,坚持正反面打印,在标准规范许可的情况下,合理缩减字号、科学打印排版。像田建民、刁晓周这样平日里就注重节约的行为,只是该区成本管理工作广泛开展的一个缩影。
  面对低油价、新常态,金家采油管理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推行降本增效的理念,逐步完善“经营日报”制度和“交旧领新”机制,充分发挥技术员、技师等人专长,逐步提升自主维修能力,想方设法解决工具“小问题”,看好设备“小毛病”,使不少废工具、旧设备“脱胎换骨”再进井场,实现重新再利用。 
  据了解,该区T38P1气源井主要负责周围18口油井和6个单井拉油点大罐的供气加热。由于是排液采气,1200方分离器效果差,常出现气管线内串油,频繁需要人工压分离器液面,严重影响管理区的日常运行。为此,管理区多次与采油厂业务部门结合,制定了利用T38X420旧多功能罐进行串接,实现气液2次分离、用油嘴控制多功能罐压力和气量大小的改造方案。经过10月份的优化运行,目前气压稳定,分离效果良好。此次改造,不仅彻底解决了T38P1气源井供气问题,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气源质量,更是在全区掀起了一股“挖潜增效”的新热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