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内首个平台延寿示范工程,累计创效超15亿元
胜利油田让老平台焕发新动力
2016年03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17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李文学 杨冬平)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Bentley Connection大会上,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申报的“埕岛油田海洋平台延寿安全保障工程”项目荣获海洋工程领域创新奖。据了解,该项目是今年国内唯一提名的海洋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中石化首次获得该项提名。
  “Be创新奖号称工程界的奥斯卡奖,目的是表彰在基础设施设计、交付和运营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全球杰出工程项目。”技术检测中心副经理龙凤乐说,海洋平台结构老龄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石化胜利海上油气开采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全国有近80座固定平台超期服役中,胜利海上就有60多座,占据胜利油田现役采油平台总数的50%以上。这些平台服役海域的油气采出率平均不到16%,远低于其经济可采储量。
  为确保胜利油田“十三五”期间海上油气的持续生产,这些到达设计寿命的平台必须延寿服役。海洋平台延寿服役期间,由于环境腐蚀、材料老化、构件缺陷、机械损伤、疲劳及裂纹扩展等原因,其延寿服役期间的安全风险将大大增加。
  “这些平台只要经过检测符合安全标准,就可以凭借专业鉴定机构证书申请延长使用期限,这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龙凤乐告诉记者,为有效控制平台延寿服役的安全风险,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海洋局要求,海洋平台延寿前必须进行平台检测和安全评定,必要时进行维修改造,务必确保其继续服役的安全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才可继续服役。
  对此,2013年油田确立了博士后课题——胜利浅海固定平台结构安全评估技术研究,埕岛油田海洋平台延寿安全保障工程系课题中的工程应用部分。该项目以埕岛油田为依托,围绕浅海固定平台结构延寿安全保障所需的平台检测、安全评定、减灾控制、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应用。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胜利油田建成国内第一个大型浅海油田海洋平台延寿安全保障示范工程,目前已有50多座平台得到了延寿服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
  在龙凤乐看来,大量平台延寿服役使胜利海上油气累计多产石油超过500万吨,这不仅为胜利海上油气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胜利油田在低油价下降本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