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方戏曲剧种将亮“家底”
2016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29日讯(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韩银亮 徐胤) 长期活跃在聊城地区的古老地方戏曲,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承载了几代人记忆。按照省文化厅统一部署,聊城市正式启动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冠县蛤蟆嗡、高唐一勾勾、临清时调等均在此次普查之列。届时,全市地方戏曲剧种将亮出“家底”。 
  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普查工作分为准备、信息采集和验收汇总三个阶段进行。普查的范围是全市境内的传统戏曲剧种,既包括京剧、豫剧、山东梆子等家喻户晓的戏曲曲目,也包括冠县蛤蟆嗡、高唐一勾勾、临清时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目,还包括皮影戏、木偶戏等不同戏曲样式。目前各项普查都在紧张进行中。此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大规模、高标准地对地方戏曲剧种进行的普查活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