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用?青岛企业瞄向韩国银行
25家企业9个月贷了26.5亿,低利率给企业省下5300万
2016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青岛4月7日讯(记者 张晓鹏) 近日,记者从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了解到,自2015年7月份青岛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允许境内企业从韩国银行机构贷入人民币资金的试点城市以来,截至目前,已有25家青岛企业办理了相关业务,签约金额26.5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5300万元。 
  中科盛创(青岛)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拿到跨境人民币贷款的青岛企业。“去年7月份,我们通过青岛银行从韩国韩亚银行跨境贷200万元人民币,为期两个月,在9月中旬已完成还款。”中科盛创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利率比境内银行低之外,贷款到账时间快也是吸引他们公司向韩国银行跨境贷款的原因。“大概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到账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韩国离岸人民币存量超过千亿元,较为充裕,可满足贷款需求,离岸人民币贷款利率平均低于境内基准利率近两个百分点。
  之所以会出现贷款利率的差距,是因为“离岸货币”的大量沉淀,导致人民币市场利率在离岸市场上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国内实施着一定的资本账户管控制度,境内外市场相对隔绝。大量的人民币资金到了境外后,成为真正的“离岸货币”。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从事外汇业务的相关人士介绍,从目前操作的普遍情况来看,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利率,要比国内利率低一些。“国内贷款年利率现在为4.5%左右,而跨境贷款的年利率在3.8%-4%之间。”
  2015年7月,青岛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允许境内企业从韩国银行机构贷入人民币资金的试点城市。自试点至今,已有25家青岛企业办理了相关业务,签约金额26.5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5300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