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我想有个“家”
2016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春风送爽,整个世界活跃了起来,各类微生物、蚊子、苍蝇、寄生虫等大量繁殖,它们的增多,容易引发胃肠炎、皮肤病、手足口病等疾病。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预防这些疾病,减少基因突变引发的疫情。众所周知,富含有机质的环境是这些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温床”,比如被污染的河沟、池塘,以及露天垃圾堆。因此,预防疾病的源头就在于“垃圾归属”问题。
  其实,大多数市民是比较自觉将垃圾入桶、入箱的,偶尔也会受“破窗效应”影响,舍远求近,最后变成一大堆露天垃圾,臭气熏天、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市民的身心健康。如果大家多花点时间在垃圾上,多走几步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停下车把垃圾丢进垃圾箱,让垃圾回到它们的“家”,环卫工人再利用压缩式垃圾车,密闭运输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环卫工人给各类垃圾箱和垃圾处理厂打药消毒,这样,空气新鲜,环境整洁,何乐而不为?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将垃圾投入垃圾箱,送垃圾回“家”,做崇尚文明的好市民。
         (沈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