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菜园
2016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沈晓

  工作之后再次回到老家,看到小时候玩耍的那片菜园,已经在慢慢被盖成居民楼,感慨万千,才几年的功夫,小时候是万万没有想到,曾经土里来土里去的那片那么喜欢的菜园会变成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早就想把儿时的记忆转换成文字,记录下美好的童年,但是一直懒于行动。幸亏小时候跟我一起去菜园偷菜的小伙伴近期用发达的网络联系到了我,并且进一步勾起了我那时的回忆,我便决心下笔写下来,好让我的孩子,在感受不到农村乐趣的童年里,也能听我讲起那些关于菜园的农村趣事。
  小时候我家住在村北头,北边是一片村里人的自留地,大家都用来种菜了。春季播种,接着就有数不清的蔬菜了,白萝卜、胡萝卜、茴香苗、白菜、菠菜等等,具体哪个季节成熟,我也记不清楚了,因为我到现在还在埋怨家里的大人,为什么别人家都有自留地种菜,我家就没有呢?所以只能感受大自然,却也实在没有在地里干活的经历,搞不清各种蔬菜什么时候可以收获。记忆最深的是离我家最近的那一趟茴香苗,我小时候不喜欢那个味道,最喜欢的是萝卜地,因为可以跟小伙伴们潜伏起来,偷偷拔回家。拔萝卜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既得有人把守,又得费很大的力气,真是费神费力。好不容易拔出一个,就赶紧跑回家,趁着大人不在家,把萝卜切成片,然后放在花生油里捞出来吃,其实,我们是想做炸萝卜的,那时候不懂,直接放在凉油里捞出来,就吃得很香了。
  春天菜园里会长出荠菜和面条菜等野菜,小时候奶奶告诉我说面条菜叫荠菜,所以,一直以来都把面条菜当荠菜,直到婆婆告诉我什么是荠菜,我才知道,原来我把野菜搞迷糊了。开始是奶奶带着我,带上小工具和小筐子去菜园里挖面条菜,后来稍微大些了,我就可以自己去挖野菜了,回家之后,奶奶给我做成美味的菜肴,直到6岁那年,奶奶去世之后,我再也没去那片菜园挖过面条菜。
  菜园里的小动物也不少,比如蚂蚱、蛐蛐、蚯蚓等,最喜欢跟小伙伴们一起逮蚂蚱,然后把蚂蚱脖子穿到狗尾巴草上,到最后比比谁逮得多。当然,在菜地里摸爬滚打肯定也少不了被惊吓,那次遇到了一条超大蚯蚓,那时候小,现在想来肯定也不是太大,吓得我惊慌失措地往家跑,后面的小朋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问我,我就直呼“大蚯蚓”啊,他们还不死心往那方向看,至于到底看没看见,我就不知道了,因为那时候早跑回家了。
  我家胡同里有个老爷爷,他会糊风筝,每到风大的季节,他就会带上孙子、孙女去菜园里放风筝,我们这些没有风筝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风筝在蓝蓝的天空飞着,飞得越高欢呼声越大。直到老爷爷说:“收风筝喽,该回家吃饭喽。”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几年前回了趟老家,老爷爷已经不在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各种风筝还挂在他的老屋的墙上。
  那片菜地,是我童年的乐园,也是我零星童年记忆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爱那片大自然,很美好,很恬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