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录波,做电力系统的黑匣子
教授梁军:产学研相结合,让创新永无止境
2016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下乡工人到参加高考,从大学教授到企业兼职,从最初的5万块钱起家到现在公司净资产一个多亿。20多年来,梁军一直在进行着角色变化,但坚守的却是自己的老本行,对他来说做事业,创新才是永无止境的。

  本报记者 修从涛 
通讯员 毕亚奇    
  5万起家,
如今公司净资产已超亿元

  梁军曾下过乡当过工人,“文革”后考上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用梁军的话说,他们这代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工作机会。
  上世纪90年代初,梁军和同事申请并承担了山东省教育厅的一个研究课题:数字式故障录波器。“当时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数字式的录波器,都是胶卷光感式,缺点是保存不了数据还容易曝光。那时国外数字式产品要三十多万一台呢,价钱昂贵。我们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研发出样机,并在胜利油田的一个220kV变电站挂网运行。”梁军介绍,当时也曾想将成果转化,也曾找过几个企业合作,因种种原因不甚理想,“现在想起来,当时企业的条件、基础也不是很好,技术完全依赖于我们,而我们因为学校的工作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成果的转化。”
  后来,梁军所在的学院成立了山东工业大学电力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山大电力公司的前身),在他看来,校办企业既适合产学研究,又有企业化的经营模式,于是就带着产品和课题组的老师加入进来,开始了创业。
  梁军说,其实刚开始真的很难,公司只有5万块钱,产品比较单一,一年才卖出10多台。而且多家公司也在做,竞争非常激烈,压力也非常大。对比以前在学校只要教好书就行了,加入企业可就不能光“纸上谈兵”,得真正靠实力说话。而如今,公司的净资产已经超过一个亿。
产学研结合,
创新赢得市场

  梁军将其项目研发出的产品称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与分析处理系统”,听起来名字有点长,但很好理解。用梁军的话说,就是电力系统的黑匣子。“它主要是针对电网出现故障进行记录,然后快速分析故障的原因,找出是哪条线路出现了故障、故障发生的位置在哪里,及时地进行抢修处理,迅速恢复送电,减少因停电给用户带来的巨大损失。”
  如今,梁军团队研发的录波装置产品,凭着技术性能先进、运行可靠稳定、故障分析全面、故障定位准确,赢得了用户的欢迎。现在产品遍布全国,有8000多台录波装置在电网上运行,为电网的安全站岗放哨,并成为国家电网重大工程建设的首选产品。
  说起产品取胜的法宝,梁军认为永无止境的创新,加上产学研相结合,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据了解,与梁军团队竞争的有许多厂家,现在有些已被淘汰,有些则停滞不前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而梁军团队的产品现在已经位居行业龙头,故障录波产品也更新到第八代。“基本上两、三年一代,每一代都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器件。这就是我们一直大力提倡的创新永无止境。”梁军举例说,他们为国家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项目提供录波装置,但是由于这一项目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难度也很大。“我们通过这个平台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出了用户满意的产品,而其他厂家用了近一年还没开发成功。因此我们还成了国内电力系统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项目的唯一指定产品。”
  回首一路走来,梁军说,他最大的感悟是,“做技术做产品,就是要别人有的我比你强,别人没有的我能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