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卖树换钱”无损典型形象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论员观察 娄士强
  对两位老人的宣传,讲实话、写实情就已经足够了,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奋斗同样是值得称赞的。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而不是走歪门邪道,也不是坐等各方的救济,就已经是对社会做贡献了,而这对其他人而言也足以构成激励。毕竟,最能鼓舞人的典型,应该是能够引发共鸣、让他人效仿的,而非高不可攀、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本是为了生计求助媒体,却被塑造成了身残志坚、献身绿化的典型。近来由于媒体的报道,河北的两位老伙计——盲人贾海霞和失去双臂的贾文其,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红”。之后,有更多的媒体采访,市委书记也来慰问,这一切却让两人进退两难——“卖树换钱”的心愿不敢再提了。
  显然,在一些“推手”眼里,两位种树人之所以被树立为典型,就是因为身残志坚、无私奉献这两点,尤其是后一点,是更值得宣扬的。如果他们把树卖了,那种树的行为就成了一场买卖,两位老伙计的故事也就没有“卖点”了。成了舆论的焦点,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得到了很多的帮助,这对两位老人来说确实是好事,可这“典型”的名头却又成了沉重的枷锁,由此而来的道德绑架,已经不允许两位摘掉头上的光环,不许他们有私心私利。
  最初看媒体对两人的报道,确实很感动,但又感觉有些不真实。在报道中,身患残疾的两人形影不离相互扶持,艰难地过着生活。正是因为远不如健全人那么方便,他们扎根河滩、植树造林的行动才显得更为可贵。而且,被媒体大书特书的是他们的奉献精神——尽管老哥俩的生活十分艰难,却能忍受贫苦,为了防止污染、净化大气的崇高目标不懈奋斗。在这样的宣传之下,两位老人早已超越真实生活中常见的“凡人”,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然而,与宣传中大书特书的不同,事实是“残酷”的,两位老人其实就是想靠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的普通人。他们承包了河滩种树,原本就是为了砍树卖钱,改善生活,被树立成了典型之后,这小小的愿望也不敢提了。按理说,靠自己的劳动挣点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却不承想,在市场经济时代,还有人把勤劳致富看做是不可说、不能说的。在一些“推手”眼里,“典型”必须是只做奉献、不求回报的,而且当事人过得越惨,奉献就显得越有价值。正是这种对“典型”的误解,打造了一个以道德为名的枷锁,把两位老人绑架了。
  看到这里,相信多数人愿意为两位老人“松绑”,毕竟,“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远比硬生生地用道德枷锁绑起来的典型,更真实、更具感染力。树立典型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向其学习。如果脱离了生活,总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当做宣传对象,只能带给受众疏离感,让公众望而却步。这样一来,典型树立得再高,也没有什么作用,顶多给人增添点谈资,甚至还可能产生反作用,引出一些人的逆反心理。
  现在看来,对两位老人的宣传,讲实话、写实情就已经足够了,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奋斗同样是值得称赞的。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而不是走歪门邪道,也不是坐等各方的救济,就已经是对社会做贡献了,而这对其他人而言也足以构成激励。毕竟,最能鼓舞人的典型,应该是能够引发共鸣、让他人效仿的,而非高不可攀、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