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日高铁竞争又一站
中方:性价比高,资金筹措便利日方:车辆和信号系统经验丰富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6月1日与到访的马来西亚副总理扎希德会谈时提出,希望在连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马新高铁计划中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而就在一周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访问马来西亚时也表示,希望与马方就马新高铁加强合作。虽然韩国和法国也表现出参与马新高铁项目的意愿,但共同社直接点明:日本在与中国争夺高铁订单。

  日欲借马新高铁
东山再起

  规划中的马新高铁全长约350公里,设计时速300公里,投入运营后有望大幅缩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通勤时间,即从现在的约5小时缩短至约90分钟。该铁路是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预计投资约120亿至150亿美元。
  由于在印尼高铁订单争夺战中败给中国,日本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欲东山再起。面对马新高铁大单,日本可谓拼尽全力。扎希德访日期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5月30日分别与他进行会谈,谈话中无一不推销日本新干线技术。不过,扎希德对此回应含糊。他6月1日与岸田文雄会谈时仅提到,期待日本参加马新高铁竞标,并没有对日本能否拿下高铁大单做出评论。
  中国也是马新高铁项目极有利的竞争方。今年3月21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在吉隆坡大马城投资20亿美元兴建区域总部,这里正是规划中马新高铁的马方终点站。5月24日,盛光祖访问马来西亚时称,希望进一步发展中马两国在铁路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高铁在技术、装备、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安全方面有保障。
马方看重
性价比和安全性

  从技术、经验等方面考虑,中国和日本已成为竞争的大热门。新加坡《海峡时报》4月12日报道称,定于2017年一季度进行的高铁竞标中,中日将展开最后对决。《海峡时报》称,对马来西亚而言,由于大部分路线位于其境内且需承担巨额费用,政府更关注性价比更高且在资金筹措方面更便利的中国方案。当然,也有媒体报道说,新加坡对在车辆和信号系统方面经验丰富的日本企业抱有好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说,马新高铁竞标时无非考虑两个方面——性价比和安全性。“日本经营新干线多年,技术成熟,给人传统印象是比较安全。但中国高铁后来居上,建设速度快、涵盖面广、造价相对便宜。”他说,“马来西亚目前难以取舍。”他认为,难以做出选择也是该项目建设一拖再拖的重要原因之一。马新高铁原计划2015年开工,并于2020年运行。目前来看,预计2017年才会确认合作细节,2018年才能动工。
  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此前曾表示,中国企业已跟踪马新高铁项目达3年之久,现在要力争其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第三个标志性项目——前两个项目分别是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和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
商业竞争中
难免政治因素

  从中国高铁走出去开始,日本一直是强有力对手。有舆论不免猜测,中日两国商业竞争的背后是否还有政治因素。对此,胡逸山认为,这种情况难以避免,“商业投资本应与国家间关系分开,但实际上极为困难”。
  观察人士指出,马新高铁不仅对中国高铁走出去有重要的商业意义,还打通了泛亚铁路重要一环,有助于落实中国“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同样重大。而对日本来说,竞推高铁技术只是两国争夺亚洲行业优势地位的缩影。
  印度学者巴杰帕伊5月3日在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发表文章称,地区大国通常会利用经济发展扩大其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最可能的竞争领域就是地缘经济。他在文章中说,接受投资的国家将是竞争的重要受益者,因为它们可以利用中日之间的较劲,争取到最有利的投资条件。    据新华社等消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