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让百姓找准脱贫路
章丘推出“扶贫套餐”精准脱贫
2016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孩子们在章丘东车厢村五彩乡村玩耍。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端午小长假,章丘“五彩山村”正式与游人见面,为章丘扶贫趟出一条新路径。该项目围绕“乡村旅游+扶贫”理念,在大山深处十八盘、东车厢、西车厢、小石屋、西里虎5个贫困村,打造以“花山、石村、清泉、原野、绿林”为主题的旅游综合载体。而这只是章丘扶贫产业项目的一个代表和缩影。

  本报记者 邢振宇 蒋龙龙
通讯员 袁致甲 厉晓伟   
“对症下药”
让群众找准脱贫路

  “农民单纯种植传统农作物,一年下来每亩地也就收入500来元,现在通过种植中草药,一亩地收入可达4000来元。”在垛庄镇十八盘村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该村的第一书记高浦给记者算了笔账。村里群众看到了实惠,村里229户739人都已加入到中草药种植行列中。现在村里430亩地都已种植上了丹参,其中200亩还套种了苹果。
  章丘扶贫办负责人董宽介绍,为推进“中草药+扶贫”,去年章丘对52个贫困村给予资金扶持达450万元。为提高中草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还与国内外中草药种植企业及制造企业沟通对接,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业态。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两万亩,丹参种植达1.6万亩,预计能为贫困村、贫困群众增收近亿元。
  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准选择扶贫产业项目。垛庄镇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原生态呈现,因地制宜启动“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打造环境优美、各具特色、设施完善的魅力旅游综合体——五彩山村,来不断吸引游客、拉动消费、促进就业,以此促进贫困村户“双脱贫”。
  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生活的贫困村刘河村、西里虎村进行整村异地搬迁,针对农村危房、饮水安全、道路出行等开展贫困村基础提升工作,整合教育扶贫资源,构建多样化帮扶体系,通过教育扶智拔穷根。
“选贤聘能”
到扶贫岗位发挥效能

  官庄街道盆崖村第一书记滕培国做好香椿文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贫困户脱贫;绣惠街道施家崖张恒起回乡创业,担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集体收入由0到30余万仅用三年时间;今年初章丘在北京、上海召开回乡创业人才恳谈会,吸引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滕培国、张恒起只是章丘扶贫一线能人、贤人的典型代表,他们已成为章丘扶贫的攻坚力量。扶贫工作地关键在于选对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章丘市160个贫困村都配备了第一书记,并成立第一书记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制作第一书记联系卡,建立第一书记微信群、QQ交流群,严格落实“三个必须”(必须与原单位脱钩、必须将党组织关系转至所在村、必须工作日到村工作)。在开展的“联带扶贫”行动中,该市19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363名党员干部包联160个贫困村、9311名贫困户。工作中,章丘创造性地实施以“分层部署结对子、进村入户清底子、精准施策开方子、主动对接搭台子、协调联动铺路子、明细算账摘帽子”为主要内容的“六子工作法”,成为脱贫攻坚行动指南。
  扶贫工作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围绕返乡大学生、在外务工经商能人、退役士兵、本地青年致富能手等群体统筹发力,通过项目扶持、创业培训、金融服务、挂职锻炼等22条政策,激励引导更多在外的章丘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带动贫困村、户脱贫致富;上海章丘商会设立扶贫专项基金,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销售小米、绿豆、花椒等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章丘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政策资金,新扶持回乡创业人才领办创办企业、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28个,推荐11名创业人才挂职镇街团工委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一批年纪轻、懂管理、有致富头脑的优秀人才正在成为引领城乡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骨干力量。
依靠创新
跨过扶贫“门槛”

  “章丘扶贫”APP手机客户端上线,该市所有参与扶贫的人员手机全部安装到位。黄河镇西李村第一书记张建虎告诉记者,手机APP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进展、成效汇报、工作经验交流都可以简单快捷地在这个软件上实现。
  办法总比困难多。章丘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举措,在技术手段、组织领导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扶贫是一项政治任务,为此章丘把组织领导体系的建设放在首位。20个镇街全部成立脱贫攻坚临时党委,由包挂镇街的市级领导干部兼任临时党委书记,加强对镇街工作的具体指导督促。160个贫困村分别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包联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非贫困村根据贫困户数量、分布、需求等情况,以片区为单位设立了91个临时党支部。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协调顺畅的组织领导体系。
  拓宽扶贫渠道,让更接地气的项目落户到村里头。依托章丘e家香电商平台、“农村淘宝+扶贫”建成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50个,其中包括32个扶贫站点,实现特色农产品的“上行”,为扶贫增收增添新途径。文祖街道实施“村淘+微旅游+扶贫”模式,打造四季游览路线、6条精品线路,涉及18个村庄,串起9个贫困村,实现扶贫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着力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注重开展兜底式扶贫,细化医疗救助工作体系,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农村低保、养老政策,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救助范围,让其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