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衣服动起来,暖了众人心
翰林街社区设立衣服“爱心中转站”,有需要的人各取所需
2016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网格员正在管理衣橱。本报记者 范少伟 摄
     本报济宁6月16日讯(记者 范少伟 通讯员 房业美 刘露) 16日,一位居民把五六件衣服挂到翰林街的衣橱里就离开了。这个衣橱是古槐街道翰林街社区组建的“爱心中转站”,居民将不穿的衣服送到这里,如果其他居民有需要,可以随时拿走。
  秋衣、棉袄、毛衣、围巾……衣橱里挂的衣服干干净净,被叠得整整齐齐。“昨天一位居民送来了件新衣服,标签都没有撕,今天早上被另一个居民拿走了。”社区工作人员刘程程说,网格员每天早晨都会清点整理这些衣服,特别旧的或者破损严重的就会淘汰掉。大部分居民送的衣服八九成新,从运营到现在爱心中转站已经接收了四五百件衣物。
  “我昨天中午看到一位老人挑走了五六件衣服,说是给他亲戚家的小孩子。”一位接孩子放学路过此处的大爷说,当时那位邻居告诉他,孩子的父亲去世了,跟着母亲生活,日子过的很艰难,看到爱心中转站里有闲置的衣服,便挑了几件合适孩子的衣服送过去。
  翰林街爱心中转站5月底正式运营,居民家里如果有闲置的旧衣物可以拿过来,送给需要的人。运营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居民就已经送来了四五百件衣物。爱心衣橱上写着“送来的衣服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处理。”考虑到居民的稳私和自尊心,翰林街社区工作人员没有要求领取衣物的居民填写信息。
  “在居民代表大会上有人提出家里旧衣服没地放,扔了又可惜,我们就想到建个爱心中转站。”古槐街道翰林街社区居委会主任吕秀云说,没想到“爱心衣橱”这么受欢迎,很多爱心居民都是晚上把衣服悄悄送过来,不愿意留下姓名。
  目前爱心中转站的管理制度正在完善,下一步将会实行积分制,献爱心的居民领取积分,通过爱心积分享受更多的志愿服务。
  众多爱心人士“加盟”
孟祥君送来300件

  得知翰林街社区设立了爱心中转站,济宁市爱心人士孟祥君送来了300多件衣服。“第一次拿了二百件左右,前一天放到那里,第二天就有一些环卫工人和其他家庭条件不好的居民挑选走了合适的衣服。”孟祥君说,随后又送去了五六十件,隔了几天去看后,发现又有不少被居民挑选走,第三次又送去了几十件。
  孟祥君组织的爱心救助团主要救助孤困儿童,不少爱心志愿者邮寄衣物,有的是儿童的,还有部分是成人的衣物。大部分衣服都被孟祥君一对一的送出去了,剩下的衣物,如果居民有需要,他就会送出去一部分。
  白色的衬衣,没有拆标签的裤子,大红色的毛衣……“送出去的衣服都是八成以上新的,经过清洗消毒,居民可以放心穿。”孟祥君说,这种爱心传播的形式很新颖,许多居民都有不少不穿的衣服,扔掉又可惜,将这些闲置的衣服送到爱心中转站,传递着社区居民的一份爱心,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