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集中开展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集中清理积存垃圾,每10-15户配备1个垃圾箱
2016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16日讯(记者 于晓敏) 6月15日,莱芜召开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据了解,莱芜市将集中2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零容忍、无缝隙、全覆盖的态度和标准,集中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歼灭战。
  莱芜市下发了《莱芜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强化管理、综合整治”的原则,以“改善服务、确保满意”为目标,以零容忍、无缝隙、全覆盖的态度和标准,集中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歼灭战,并明确了七大重点任务。
  集中清理积存垃圾,建立问题清单,各区要对本辖区各村(社区)内积存的所有垃圾进行全方位、无缝隙、地毯式排查,层层建立问题清单。采取销号制办法,清理一处销号一处,不清理不能销号,清理不彻底也不能销号。明确任务时限,7月9日前积存垃圾清理完成,7月10日前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报送书面报告,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将组织人员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在全市通报。
  对无人管理或拆除的旧厂区、旧学校、旧村居,偏僻的废弃矿坑、林区、河道等,只要有积存垃圾的,将全部列入问题清单,发现一处上报一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将无人管理单位或偏僻地域环境治理落实责任人。在做好积存垃圾彻底清除、建筑垃圾清理干净的同时,采取安排专人管理或者托管等方式,设置垃圾禁倒标识,制定乱倒垃圾处罚办法,建立日常巡查和监管措施,配置必要的保洁设备,加强环境卫生日常监管。
  综合治理铁路沿线环境,全面排查问题,针对各行政区域内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切实摸清底数,按要求建立问题清单。对照问题清单,落实每一堆垃圾、每一个污水直排口、每一条黑臭水体的治理责任单位,拿出限期治理方案。突出抓好垃圾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和废品收购点规范。建设绿色长廊,解决铁路沿线绿化工作不平衡、绿化档次低、养护管理差等问题。
全面治理农村污染问题,加快农村改厕工作进度,住建部门要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保证按时保质完成改厕任务。加强对农村畜牧养殖户的规范管理和引导,推广生态标准养殖。大力实施农村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严禁焚烧秸秆杂草、随意丢弃倾倒农业生产垃圾,集中整治农村道路扬尘污染,全面优化农村环境。
  优化农村公共秩序,严格执法,切实治乱,对违法建筑、乱停乱放、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实行综合整治,长期治理,确保根治不反弹。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生态净化工程,对镇(街道)驻地规划区域内全部道路和村(社区)内主要道路实现硬化,对主要街巷要进行绿化和亮化。建设“文明一条街”。
  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在原有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基础上,按照“每10-15户配备1个垃圾箱”的标准,配齐配足具有封闭功能的垃圾箱。本着方便群众投放的原则,做到科学合理设置安放垃圾箱,并覆盖所有村庄,彻底取缔露天垃圾池、敞开式垃圾收运设备。采取多种形式,在村民家门口设置简易垃圾桶或小型垃圾箱,由保洁员每天定时到门口收集清运。按照“每6000户配备1辆压缩式垃圾车”的标准配齐垃圾收运车辆,按“服务人口的3‰”的标准配足保洁人员。科学计算清运频率,规定清运时限,确保产生的垃圾及时清运。6月30日前,人员、设施要全部配备到位。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定负面清单,定期排查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采取销号制办法,推动农村环境问题及时整改。制定完善农村垃圾保洁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完善保洁公司考核奖惩制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