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医技 福泽苍生为大医理念引领 跨越发展立潮头
----记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洪军
2016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洪军,主任医师,副院长。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擅长脑血管病及神经科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是对眩晕、麻木、瘫痪、语言障碍、记忆障碍等症状有较深的研究,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主编和联合主编出版了医学专著8部,主导完成了省级科研一项,参与和指导了市级科研七项。兼任山东省颈椎病康复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聊城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获“富民兴聊劳动奖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聊城市首批杰出中青年医生”、“聊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术业有专攻 根深叶茂结硕果
  神经科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直接与人类生命中枢相关,这类疾病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如脑炎、脑瘫、痴呆、脑中风等,因其凶险,人们往往闻之而色变。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位良医更是如此,以其医德医术福佑一方,药到病除,堪为患者乃至社会之依祜。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洪军就是一位闻名遐迩的水城良医。

  一位外地患者在网站上留言:说自己平时感觉心口发热,紧接着就头晕,迷糊,过一会就好,多次就医都说是心脏病,没少做了心脏检查,就是查不出来根源在哪。后经人推荐,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找到了张洪军大夫,确诊是脑干血管病,花钱不多,治疗半个月就完全恢复了。
  这样的病例,张洪军副院长遇到过很多。他说,很多患者由于初期诊断不确切或治疗方案不科学,造成了终身痛苦。提醒大家如果感觉不舒服或者担心患什么疾病时,要找专业医生做详细诊断,做到有病早发现,无病早排除,以排解心里压力。而对医生来讲,应想方设法力争在少检查少用药的情况下,解除病人的不舒服,这是自己行业的天职。切勿走入不看病人,只看检查结果诊病治病之误区。
  张院长讲,无论外界如何吵杂,医生都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研究医术,让天性回归自然,诊断时要找到给病人造成不适的主病,治疗时要选好最对症的药品。尽早缓解病痛才是治疗的目的。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结晶;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他身体力行,对医技精益求精,对患者热情服务。
  张洪军副院长每周一坐诊,作为三院神经内科第一人,他从来都不为自己推销,但每到周一找他看病的人都特别多,从上午八点上班一直忙得下午五点下班,他依旧用友善和真诚为患者解难,在诊疗过程中,不仅做到自己明白,还要力争让患者听明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深的医术来自于恒久的磨练。作为副院长,行政工作非常繁重,但他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技术。他先后组织开展了侧脑室引流技术、侧脑室灌洗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颈侧方穿刺检查脑脊液技术、强化体液代谢治疗重症脑卒中、改良骶管灌注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面神经炎的自我体疗、强化肢体锻炼与制动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配合椎旁麻醉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和寰枢椎失稳的内科保守疗法等一系列新技术,诊治了一大批神经科疑难病和危重病人,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早期曾经参与制定了卫生部九五攻关课题——脑梗塞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案,取得了临床成功。今年又在市三院挂帅成立了 “急性偏瘫抢救小组”,成功地开展了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疗法。凡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均取得了喜剧性康复效果。为了使社会少一个偏瘫患者,张院长呼吁:当出现急性偏瘫时,用最短的时间到达专业治疗偏瘫的医院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此外,他积极参加各类学习交流,总结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易误诊因素”、“桥脑血管病与失语”、“丘脑出血与中脑幻觉”、“多种药物治疗对脑血管病康复的再认识”,“微创血肿溶解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寰枢椎位置异常与颈性眩晕的研究”,均属区域性首创或领先,有力带动了全市神经内科专业的发展。

登高自望远 追求管理高境界
  作为副院长,他对分管的工作,崇尚精神引领,放手发动,从哲学的层面追求管理的高境界。
  张院长说,他非常认可《人民日报》给医生的这样一个定位: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是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学求善。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所以,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好医生的标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病家谋幸福”。因为,医生本来就是为病人而存在的。如果没有病人,就不会有医生。 
  交流中发现,他对医院的社会定位也有独具特色的理论思想。他说,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会看病、认准病、能治病”,其中四项工作是医院的核心,即:医疗、护理、医技和药品。并对优秀员工的判断标准也给出了合理的诠释。即:好医生的标准就是找他看病的病人多。好护士的标准就是“一针准”。好医技部门的医生标准就是报告可靠!好药品管理部门也是一个要求:药品全,只要到了我们院,需要什么药就有什么药,不能让患者东奔西跑。医务人员要按这些标准考核,医生按这个标准执行,医院发展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这些话他都化为自己的精神内涵,也是他作为思想教育内容并影响着许多人。
  在他们的心目中,不管是从事行政管理还是奋斗在医疗一线,张洪军副院长都是他们的一个标杆和精神支柱。
  了解了他的所思所想,我们就可以解读这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三院的神经内科由原来的一个病房迅速发展成为8个病区,360床位,年收治15000人,成为鲁西最大的脑血管病防治基地,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
  ----为什么三院的众多工作领先一步:在全市率先执行了国家的药品管理规定,作到一品两规和35种抗生素的筛选;药品年终报损率为0.18%,远低于国家标准(3%);完善制订了 “先诊疗后付费”的具体措施,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为全市带了个好头;
  ----为什么紧跟时代发展成功实现科技带动:实现LIS系统的安装、电子病历系统的上线工作、全院HIS系统的新旧切换工作,paic安装、合理用药、院感控制、移动查房网络布线、电子图书馆等工作,成功完成了与北京301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的远程会诊对接,完成了医保系统的对接工作,实现了所有病人信息的一致性和连通性,使几个系统有机融合,为患者就医带来众多便利。

  他是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他是一名尽职尽责的管理者,他更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按照中央、省、市“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他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加强党性修养,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勤于政务,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做有损人民、有损职工、有损社会利益的事情 。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以勤为本,以廉砺志,以善修身,勇于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面对诸多赞誉,他总是说:成绩是领导带的好,同事帮的好,群众干的好。

无私天地宽 廉洁自律葆本色
  本报通讯员 华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