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泉池泡脚,可借鉴旅游黑名单制
2016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雪樱

  省城迎来高温天气,去泉边纳凉消暑的市民多了起来。近日,笔者在黑虎泉景区游玩时,看到有游客在泉池里泡脚与戏水,周围很多孩子跟着效仿,玩得正嗨。有保安在一旁进行劝阻,但是无济于事。
  无视警示牌子,不听别人劝阻,泉池泡脚俨然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换位思考,在亲泉需求与纳凉诉求面前,法律与道德难以抑制住泡脚冲动与亲泉激情。从现实中看,单纯的劝阻+教育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而罚款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往往落空,这就使管理陷入了尴尬境地。在城市文明与亲泉需求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笔者以为,泉池泡脚频频上头条,损害的是城市整体形象,降低了旅游市场的文明层次。对此,不能只是“运动式”或一阵风式的集中治理,而应透过问题看到本质,拿出有效且可操作的方案来。具体来说,在泉池泡脚也好,在护城河野泳或洗漱也好,都属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陋习,靠道德自律与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启用硬手段,用制度性的力量进行管控。
  类似“任性旅游”行为在国内其他城市同样存在。对此,去年国家旅游局出台游客黑名单制度,紧接着今年部分航空公司、旅行社与景区也出台跟进措施,让“黑名单”长出“牙齿”,提高法律效力与惩戒力度,使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软约束变成硬措施。由此可见,遏制泉池泡脚,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相关部门应摒弃僵化思维,创新思路,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多措并举形成有力约束。一方面,景区应考虑与社会征信体系形成联动机制,建立旅游黑名单,对违规的市民与游客先劝阻,劝阻无效或是屡教不改者就列入旅游不良信用记录,限制其金融、出游等权利,而且存在不同期限,倒逼市民与游客的自觉,提高公民素养。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重视文明旅游教育,针对泉边不文明乱象,尤其是夏季纳凉消暑需求旺盛,问题突出,应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一系列的公益宣传与旅游教育活动。多一些互动体验,多一些征求民意,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可举办文明市民、文明旅游等评选活动,以榜样的作用带动大家,让文明亲泉、爱护环境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泉池泡脚何时不再上头条,这不仅是对一座城市管理智慧的拷问,也是泉城济南文化建设的晴雨表。在不文明现象面前,每个人都不能失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借鉴旅游黑名单制度,推出全新的治理举措,既要积极引导,也要联合征信系统出台具有震慑力的硬手段,从源头减少或避免不文明乱象的发生,提高城市的美誉度与影响力,这也是建设现代泉城的重要内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