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民窑作坊的陶艺人
2016年1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曰章  

  走进西窑头村,当你穿过一条条窄窄的巷子时,随意抬头一望即可看到垒在院墙上或放在墙角的一层层一堆堆的制陶磨具。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制陶磨具,也是第一次来实地了解曾经被誉为拨动一下指头即能让沉默泥土说话的民窑陶艺人。
  西窑头村位于章丘市文祖办事处西三公里左右,是一个以窑为地名标志的人口千余的村庄。虽然位置偏僻,但名气很大,这里的传统制陶工艺曾经闻名全国,“威风”不亚于龙山黑陶。以花盆、鱼缸、陶罐、蜡烛台等为特色的产品畅销河北、天津、上海、北京、内蒙古、山西及陕西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说起本村的制陶工艺,从十七岁时起即开始学习制陶技术,现已从业五十多年的宋文合老人掩饰不住脸上的自豪,时不时地扬起胳膊用曾经把玩了无数泥巴的手指历数全村全民制陶时期的辉煌。
  据宋文合老人说,村里的民窑制陶始于明洪武年间,吴崔两姓从河北枣强迁来居住此地时即带来了民间制陶技术,最兴盛时期为明末后期。由于此地地下煤资源丰富,小煤窑开采达到了几十家,再加上山脚下用之不竭的黏质红土适合制陶,所以在当时呈现了家家制陶,户户炉烟不息的盛景,也是西窑头民窑制陶最为鼎盛的时期。老百姓似乎就是天生喜欢与制陶打交道,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最为实用和有益于生存的制陶工艺。在二十多年前,整个村子还保持着家家烧窑的红火场景,全村窑炉达到了二百多座,所烧制的花盆、鱼缸等质量好,花浇水不烂根,鱼戏水不渗水,受到广大客户的普遍赞誉。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塑料花盆和高级玻璃鱼缸等制品的出新抢了民窑制陶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使得民窑制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件烧制成功的陶器需要几十道工序,选土、搅泥、抹沿、构图、晾晒、烧制等大多都是手工来完成,年轻人不愿意做,每个陶窑几乎都是老年人在坚守着。在装窑和摆放陶胚时需要最少两个人得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既是一个体力活,又是一个技术活,如果间隔距离及密度控制不好,那么烧制出的成品自然受影响,损失必然增大。一套花盆只挣几角钱,一套大鱼缸只挣几元钱,如果人工或其他成本控制不好,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原先家家户户都喜欢的陶制蜡烛台、小孩篮车、家饰品宝葫芦等现在是有价无市,村内仅存的六七座陶窑也都不愿意生产了。唯有宋文合老人实在是不想把这项工艺放下,偶尔做上几套权当自我欣赏和接待贵宾时当作“文物”参观。
  好在宋文合老人的儿子比较理解父亲的苦衷,很愿意和老人一起面对眼前的困境形势,不愿意让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制陶工艺就这么消沉下去。目前,宋文合老人的儿子投资扩建了厂房,购买了机器,将制陶最初的泥土颗粒粉碎、搅泥等手工部分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不但减少了人工物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力争在民窑制陶行业最为艰难的时刻闯出一片新天地。在老人领着笔者参观厂房和设备时,他充满信心地说:“非常支持儿子的眼光,比我们这一代强,有胆量和魄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梦想走吧。”
  不久前,笔者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西窑头村领导班子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紧传统制陶工艺的史料整理,做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不管怎么说,延续了几百年的老传统制陶工艺不能就这么断了,而应该按照市场及客户需求做好产品的转型工作,进一步迎合客户,开发市场。相信只要民窑陶艺人一起面对,共同努力,西窑头传统制陶行业的复兴将大有希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