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上课”是堂生动的“孝德课”
2017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汪昌莲
 
  山东曹县一中教师孔令全的母亲患有脑萎缩,自理能力差。多年来,他每次上班都开车带着母亲。上课时他让母亲待在车里,课间就陪母亲散步说话。把母亲照顾好的同时,孔令全从不缺岗缺勤,荣获了电化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市教学能手等诸多荣誉。(3月28日《齐鲁晚报》) 
  一名中学教师“带母上课”,之所以在网络走红,令众网友感动,缘于这样温暖人心的画面,比校园的花草更加美丽,也更加难得。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存压力增大,人的孝心或被深藏,或被挤压,以至于给父母打电话也只有在节日才记起,而“常回家看看”则成为一种奢侈品。如此语境下,这名教师“带母上课”,可以说是传承孝文化的一股清流。
  从某种意义上讲,子女勤奋工作,自食其力,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就是一种最好的行孝方式。仅仅为了践行这种最简单的孝道,许多子女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在外地打拼,让年老体弱的父母在老家“空巢”。然而,难道“带母上课”的这位教师,就没有工作和生活压力吗?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他每天早晨四点多就起床,伺候母亲吃饭、洗漱,并且“带母上课”,课间陪母亲散步说话。可见,工作再忙,生活压力再大,也不能成为不向父母尽孝的理由。
  诚然,社会上的关爱能让老人倍感幸福,但老人们最需要的还是儿女的亲情呵护,而亲情呵护不仅仅表现在对父母的物质生活保障上。殊不知,老人们由于年龄、身体的原因,出门少,接触人也不多,有些老人整天对着电视看,有些老人躺在床上发呆。由于长期感到寂寞又不能排解,不少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可见,除了物质保障之外,老人更需要“精神赡养”。而这名教师“带母上课”,就是精神赡养的一个范本。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学教师“带母上课”,更是一堂生动的“孝德课”。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身处何方,他都能够把母亲留在身边,恪尽孝道;无论工作多么忙,他都记得抽出时间照料母亲。正因为如此,他“带母上课”,显得自然而又从容。他把自己真实的生活带进了校园,其感化人的效果,远胜过我们在讲台上枯燥无味的说教。“带母上课”的生动教材,相信让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道德教育。每一种行孝方式都值得尊重和倡导,就让人们选择自己最喜欢又力所能及的方式,去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