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信息过量的焦虑
2014年0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互联网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但也应注意到,它还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现在仍未尘埃落定。
  互联网海纳百川的信息存储功能,独特的链接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思考方式,也在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印刷文化的阅读思维方式。由此而带来的思维跳跃、碎片化,缺少深度,专注力的丧失等,都是新现象。
  沉迷网络,让很多人已不太可能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去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通常都是不断地打开电脑或手机,看看有没有新信息。大家很容易变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依赖百度、谷歌,那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类的感情、性格、思维的形成会有什么影响?
  信息爆炸,信息过量,也可能会对青年人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年我们生活条件普遍比以前好了,但焦虑也多了。这是为什么?除去我们通常想到或者议论到的那些看得见的原因,比如社会转型、市场化等等,恐怕也有信息过量的原因。起码可以断定,信息过量,总是来不及过滤、处理,信息流就如同大海波涛一样不断丛集、翻滚、冲击人们,这可能会产生很大问题,包括社会心理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现在很随意,真真假假,鱼龙混杂,某些负面的东西,可以无限放大。这些每天都在缠绕冲击人们,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心态。
  面对信息过量现象,年轻人要有自觉,那就是通过学习让自己具备一点信息传媒素养。知道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动面对,不是被裹挟。
  在今天这个普遍焦虑的环境里,一个人要完全不焦虑很难,但能清醒意识到这点,减少一些困扰与烦躁,也许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以我的经验看,读书和写作也许是一种方法。
  (作者:温儒敏,转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