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打黑”难执法人员诉苦水
2014年03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不少市民眼中,“黑出租”泛滥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部门不作为,为什么满街都是顶着“小红灯”跑的车没人管?说起这些,交通执法部门也有一肚子苦水。
交易很隐蔽 
执法取证难

  据介绍,目前对于黑出租的打击,全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相同的困境,执法人员必须掌握相应证据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查处。“一般现金交易都在车内进行,时间短、隐蔽性强,一部分乘客并不配合调查,导致执法取证非常困难。”市运管处道路市场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姜超说。
  据姜超介绍,近来快速兴起的打车软件也给“黑出租”披上隐蔽的外衣,现金交易变成手机付费,黑车司机注册后甚至不用沿街拉客就会有人找上门,经营更加便利,也更加隐蔽,给查处取证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暴力抗法
时有发生

  “‘打黑’是件危险的事儿。”姜超说,在查处“黑出租”过程中,“黑出租”车主纠集黑恶势力威胁、恐吓执法人员,甚至是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时有发生。
  记者从市运管处了解到,自2012年道路市场管理大队成立至今,已先后有40余名次执法人员在“黑出租”查处过程中受伤,10余台次车辆被砸,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余万元。
  姜超说,今年1月16日,市运管处在与公安联合执法过程中,一辆克隆车驾驶员将上车检查营运证件的一名执法人员强行载到一空旷地点,企图抢夺执法记录仪,没得逞便对执法人员一顿殴打。
  本报记者 孙健 钟建军 实习生 杨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