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摊主进货大多不知出处
蔬菜已有追溯系统,豆制品也应该知道从哪来
2014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七里堡批发市场有近10户豆腐批发摊,多数摊主表示豆腐为自产。 见习记者 王皇 摄
  ▲市场上肉菜追溯系统所用的联网电子秤。               见习记者 王皇 摄
     近日,有市民来电询问市场豆制品来源是否可靠。记者探访发现,市场豆腐主要有三种来源,自产、批发市场进货及正规厂家进货,除正规厂家进货者能提供进货记录外,其他来源多难提供相关证照及进货记录。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集贸市场不能销售无证小作坊生产的豆腐。但记者调查发现,因无可追溯系统,豆腐来源大多是谜。
  本报见习记者 王皇
实习生 林雨 丁少英   

7个摊位的豆腐
没证的占大多数

  近日,记者以酒店进货员身份,走访了棋盘社区菜市场和历下区吉祥苑菜市场的7家豆腐摊位,发现菜市场多数豆腐来源不明,仅1家专卖品牌豆腐者能提供厂家信息,其他6个摊位均有未查看供货者生产许可证的豆腐。菜市场豆腐有家庭自产、七里堡批发市场批发、正规厂家送货3种。
  7位摊主中,仅棋盘社区菜市场中有一家悬挂冠珍轩牌的豆腐店称豆腐全来自冠珍轩商贸有限公司。棋盘社区菜市场3位摊主表示,老豆腐、部分豆皮为自产,其他的则从七里堡批发而来,“自己做不了这么多种,一般就做一两种。”摊主李先生说。 
  历下区吉祥苑菜市场的3个豆制品摊位均悬挂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摊主们出售的老豆腐中有一部分来自正规厂家。“上层混着黄色壳儿的是从冠珍轩进来的货,有单子。”摊主徐先生向记者出示了当日从冠珍轩进货的机打收据。而其他从批发市场来的豆腐则没有进货凭据。
无证作坊竟能借用
正规厂家生产许可

  市区菜市场的豆腐不少来自批发市场,4月10日早晨5点,记者来到济南市七里堡蔬菜批发市场,在东北角的铁路桥下找到了豆腐批发摊。豆腐批发摊并无大棚,也无店面,摊主们大部分将豆腐简单置于三轮车上。
  记者以酒店采购员身份询问了豆腐来源及证照情况时,一位豆腐为自产的女摊主表示自己并无生产许可证,但如果进货需要提供,可以借到正规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女摊主随即向旁边的内酯豆腐摊主借起了生产许可证。
  内酯豆腐摊主表示货源为正规厂家,能提供齐全证照。另一位生产地址在上海花园小区附近的批发摊主徐先生表示能提供生产许可证,第二天记者收到徐先生所发生产许可证复印件照片时发现,该证正是内酯豆腐厂商的生产许可证。证件上登记的厂家地址则在徐先生所说地址10多公里之外。而记者联系该内酯豆腐厂商时,老板向记者表示,自己只生产内酯豆腐,不生产老豆腐。
  在棋盘街社区菜市场内老李家豆腐摊,能提供的则是山东德州豆工坊有限公司的生产许可证,“我们是厂家批准的在济南的代工,只不过生产许可证已经到期了。”该摊主说。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已查不到该公司食品生产信息,电话咨询该公司所在的德州陵县安德街道办了解到,该公司曾存在过,但多年前已经不生产了。
  “好多食堂和酒店都从我这儿拿货,没有问我要证明的,你是第一个。”10日早晨,豆腐批发摊主徐先生透露,自己一天能卖近1千斤豆腐,但从没人要看证照。
豆腐到底从哪儿来
市场管理者也说不清

  目前市区各个菜市场已张贴出的市场规章多数对进场的商品质量有要求。在棋盘街社区市场,豆制品明确列入了重要商品范围,主要从包装、进货台账控制质量。进货台账一项要求注明商品进货渠道、数量,提供合法的进货凭证、进货渠道,同时要有商品质量档案备查。
  棋盘社区菜市场管理方历郡市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先生说,市场食品经销者都有健康证,准入和检查主要针对有包装的食品。对有包装的豆腐制品,工商局和市场一周会查二三次,但对没有包装的只能通过看和闻来检查,目前市场还没有豆制品的快检设备。
肉菜可查来源
豆腐还不能追溯

  记者了解到,市区各大菜市场和批发市场中,蔬菜和猪肉已经有电子追溯系统,售卖蔬菜和猪肉的电子秤多已联网,每批蔬菜和猪肉的检验检疫信息、来源都能即时上报商务局系统,菜市场买的菜可一直追溯到产地。但记者发现,论斤买的豆腐则还用着普通电子秤,还没有实现电子追溯。 
  据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3月30日,济南纳入监管的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76家。2013年,在山东省人大未出台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济南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报告制度》。小作坊可凭相关证明,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