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2014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世纪90年代,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清乾隆皇帝的重臣刘墉成了家喻户晓的戏说人物。其实,历史上的刘墉能够让自己青史留名的真实身份,是大书法家: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清代帖学的集大成者。
  刘墉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他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其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自成一家,有名于时。但他敢于突破传统的写法,受到了当时的一些思想保守的书法家的指责,翁方纲就是其中的一个。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着这一趣事: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对老岳父墨守成规看不惯,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的老师的书法。您今天给我谈谈吧!”翁方纲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这个学生回去问老师。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这互相间的问话,反映了他们对待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一个守旧,一个创新。后来这个故事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
  据记载:刘墉每每对客挥毫作书时,所用的执笔法是大拇指与食指成圆圈状,也就是所谓“龙睛之法”,以向人显示自己纯运腕力,而当他自己闭门作书的时候,则又是另一番情景,“笔如舞滚龙,左右盘旋,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会掉到地上”,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能随心所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