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芭蕾《白毛女》6月“舞到”烟台
首演至今已有50年,上演了1700多场
2014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莹 通讯员 宋秋苹

  中国芭蕾舞界素有南“白”(《白毛女》)北“红”(《红色娘子军》)的说法。2011年在烟台大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带来的《红色娘子军》让港城市民欣赏到一场震撼的芭蕾盛宴。
  时隔3年,另一部中国芭蕾舞界不朽的艺术作品——《白毛女》将于6月17日首登烟台大剧院,这部上海芭蕾舞剧团的“镇团之宝”,将让烟台观众感受催人泪下的革命故事与至情至性的歌舞演绎。
  民族芭蕾传奇
50年久演不衰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根据同名歌剧创作改编而成的,从最初凄惨的民间传说到浪漫的红色经典舞剧,传承至今历经了50个春秋,已上演1700余场。该剧不仅是中国芭蕾史上的奠基作品之一,更是中国芭蕾民族化道路上的艺术精品。1994年该剧被文化部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上海芭蕾舞团成立于1979年,前身为1964年组成的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组。舞团从《白毛女》起步,到如今拥有了《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世界经典芭蕾舞剧,以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样年华》等剧目,形成了上海芭蕾舞团优雅细腻、博采众长的“海派艺术风格”。
  在团长辛丽丽看来,《白毛女》之所以50年久演不衰,是因为:“对于一些中老年观众来说,看《白毛女》会有怀旧感;而年轻的观众,可以通过《白毛女》对民族芭蕾舞有所了解。”
中西结合演绎
足尖上的“白毛女”

  芭蕾舞剧《白毛女》作为尝试芭蕾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被誉为一部西方芭蕾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精品。《白毛女》在创排中,既运用了外来芭蕾的语汇,又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
  在音乐上除保留原歌剧中《北风吹》、《扎红头绳》等经典唱段外,还对《我要活》、《太阳出来了》进行了改编等,为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舞蹈形式上,《白毛女》在西洋芭蕾舞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的中国民间舞蹈,如“窗花舞”、“大红枣”、“秧歌舞”和“红绸舞”等,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国舞蹈,这些都使《白毛女》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芭蕾舞剧的突出特点是,演员在舞台上完全依靠形体的表现来表达戏剧的要求。剧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白毛女”被解救出来后与大春相遇时,所跳出的一段表达内心悲喜交集的独舞。
  6月17日,港城观众定会在大剧院感受到红色经典芭蕾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