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技校招生年年“吃不饱”
每年6000学生远远供不应求
2014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0日讯(记者 李榕) 20日,记者了解到,尽管技校生就业“火爆”,但受传统观念、招生政策等影响,技工院校招生“吃不饱”。以武城县为例,武城每年约有2000余名初中生毕业,但最终流入技工院校的不足5%。
  “一个学历不高的高级技工月薪至少可拿4000元,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月薪基本在2000元左右。”德州汽摩学院学生余松涛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电子商务专业,2010年在德州汽摩学院“回炉”学习,并最终在一家日企的天津分公司谋到一份高薪工作,求职难是他选择技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技能型工人非常吃香,我们的毕业生都是供不应求,一般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定了。”德州市新星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处寇老师称,专科学生学习时间为3年,但往往提前一年就有很多企业来校签订订单协议。“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这些还不包括自主就业的,但招生却年年遭遇‘吃不饱’,甚至学校老师都得奔赴全国各地去招生。”
  “武城每年约有2000余名初中生毕业,但最终流入技工院校的不足5%。”武城县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一老师称,现在学校招收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周边的学生及远郊区县的学生,虽然学校拥有高就业率,但面临着与大部分职业学校相同的问题。“以烹饪专业为例,每年就业率达到100%,工资平均在3000-4000元左右,今年计划招生40余人,但目前还有20余个名额没有完成,情况算是近几年比较乐观的。”德州走四方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处一老师说。
  “受传统观念、招生政策、技工学校本身硬件条件限制等影响,技工院校招生‘吃不饱’。”德州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一工作人员称,目前全市共有14家技工学校,实际每年招生共计6000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招生需求。“针对职工院校招生难问题,目前全市实行双证互通,并建立和普通高中统一的招生平台,下一步市里还将统一建立高规格的公共实训基地,提高职工院校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技能型人才享受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教育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