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刘庆民事迹报告会听哭台下乡医
“治病救人就得对得起良心”
2014年05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3日,刘庆民的儿媳席丽华在报告会上与台下的听众交流。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本报济宁5月13日讯(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包庆淼) 5月13日是济宁泗水县“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的其中一课,与以往不同的是,乡医刘庆民成了这堂课的“教材”。
  这堂课上进行了首场刘庆民事迹报告会。刘庆民的儿媳、患者及苗馆镇卫生院院长向310名乡医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刘庆民。
  “俺家这个诊所负责8个村庄1800多口人的医疗卫生,或许是35年不分白天黑夜地出诊,俺爸得了膀胱癌。临到动手术,家里却拿不出钱来,我就奇怪了,俺爸行医这些年,怎么连一万块钱都没有呢?”嫁到刘家4年多的席丽华说。
  听到这儿,台下很多人都流下了泪水。
  报告会结束时,乡医杨位洪的鼻头和眼圈都红了,他的大女儿也是一名乡医。“突然想俺大闺女了。”72岁的杨位洪说,“既然闺女选择了当乡医,就要对得起病人,挣钱多少不重要,我们干的是治病救人的活,还得对得起良心。”
  刘庆民是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的一名乡医,行医35年坚持先看病后付费,攒下1880张账单。即使患癌急需用钱,他也不愿主动要账。他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我省号召全省卫生系统向他学习。
乡医感慨:“学医先学德,要做到不容易”
  台上报告团成员讲得声情并茂,台下听课的乡医们感慨良多。
  一早从泗水县泉林镇马连村赶来的薛桂清一边听,一边在日记本上写写画画。他是村里的一名乡医,今年50岁,对刘庆民的事迹感同身受。
  “我们村2112人,一共两个卫生室,村子虽然很大,但至少属于平原地带,不用在山路上来回奔波,我的工作相比刘庆民也轻松不少。”薛桂清说,虽然村民住得比较集中,但有情况危急的病人,他也得上门服务。次数虽然不如刘庆民多,但他也能从中感受到艰辛,更不用说刘庆民35年如一日的坚守了。
  马连村距离县城约35公里,薛桂清是开车来的,每个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不等。他觉得,工作虽然很累,但生活还算滋润。在他看来,现在的乡医不单纯是看病救人,“如今每个人都注重服务,服务好不好是老百姓评价我们最基本的标准”。
  这场报告会对薛桂清的触动很大。同样的历程让他再次重温了“学医先学德”这句话,他说,这句话道理虽然简单,但做到真不容易。
    本报记者 贾凌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