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添新菜学生仍不买账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琳(化名)
(聊城某高中后勤科长)
  对于学校食堂来说,想满足所有学生的口味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们学校有在校生9000多人,是聊城一所规模相对较大的学校,因此食堂建设标准也比较高,日常管理方面学校领导也特别重视,专门在后勤部门设立了一个部门,负责食堂的原材料采购以及食谱制作等工作。
  学校食堂在管理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食堂的原料采购占用的精力相对较大。油品与大型正规厂家签署协议定点供应;青菜一律当天从批发市场采购,宁肯贵一点,也要新鲜质量中上层的,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青菜如韭菜、芸豆、非新鲜土豆等则禁止购买。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近年来我们围绕丰富饭菜的花色品种也下了一番苦工夫,以满足学生们不同口味的需求。最初,我们只是从饭菜的种类入手,要求每周的食谱都必须进行更新,每顿饭都得有10多个饭菜品种。后来发现学生们并不是很买账,经常到学校门口的小吃摊购买各种小吃。由于害怕这些小吃摊不卫生,我们又根据小吃摊的经营模式,引进了兰州拉面、沙镇呱嗒、豆腐脑、吊炉烧饼等小吃,后来还陆续增加了一些品种。
  可以说,在聊城的学校食堂里我们学校是花色品种比较丰富的,但是尽管这样仍然有学生不满意。除了到学校周边的小吃摊就餐外,还经常对家长抱怨让家长送餐来改善生活。为了改变家长听到抱怨后的疑惑,学校还专门组织过食堂开放,并邀请家长随时来食堂就餐,家长虽然感觉不错,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满意。        本报记者 张跃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