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染背后的机会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钢
见习记者 马文文    

  鸭业养殖污染只是畜禽污染的一个方面,2013年山东省畜禽年产生粪便量1.87亿吨,尿液9129万吨。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施行对山东来说十分及时”,山东省畜牧总站畜牧环保科科长侯世忠告诉记者,目前我省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只有600多家,其他大部分还是分散经营的散户。
  “我们的生物环保养殖将大有作为。”条例的实施让山东华牧天元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民兴奋异常,他以公司独创的肉鸡发酵床养殖模式举例,在鸡场铺上以锯末、稻壳、作物秸秆等作为发酵底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的生物垫料,加入公司与日本、韩国顶尖机构合作研发的生物菌种,对鸡的粪便原位分解,无需清理,同时抑制霉菌生长,分解霉菌毒素,“最终达到无臭、无蝇,脚垫发病率几乎为零,保健成本降低30%以上。”
  同样感到兴奋的还有山东金龙珠生物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光林,在他看来,条例此次赋予了有机肥“政策身份”。条例规定“从事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机肥产品生产经营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活动的,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购买使用有机肥产品的,享受不低于国家关于化肥的使用补贴等优惠政策”,这为有机肥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有机肥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记者从山东省畜牧局了解到,到2020年,全省畜禽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8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基本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