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师生情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蔡如葛
  今年的教师节已过,再写有关文章确实有点晚了。可是,教师节前夕和当天的两通电话令我心绪难平,不得不奋笔疾书抒我心意!事情是这样的——
  大约在文革前夕,我任班主任的班里一个丛姓女生哭着找到我,说她妈妈得了重病,需马上住院动手术,不然就没救了,但家里没钱交不上住院费。
  当时强调阶级路线,于是我去问校长,丛姓女生的妈妈是外籍人士,我能借给她钱吗?校长说,当然可以,你的钱你当家。我想,作为班主任,我不帮她谁帮她?义不容辞!于是,我把刚卖掉永久牌自行车所得的120元全部交给这个学生。为此,校领导还在教职工大会上表扬了我。
  没想到,“文革”开始了,一天校门口的大黑板上突然贴出十分醒目的大字报:“某某某不惜巨款(当时120元被认为是巨款),资助了什么人?阶级立场有问题!”第二天,这名同学交给我一个大信封,说是她妈写给我的信,打开一看,是一沓人民币,把之前没还清的钱全部还给我了。就这么一个小事,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我借了些钱给学生,学生如数还给了我,我的这点义举,实在不足挂齿。
  我做了一名老师应该做的这件小事,却让学生及其姐妹49年念念不忘!
  今年6月,这名学生的大姐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去我的原单位打听我的情况,在管人事的同志帮助下知道了我的住处。
  6月17日,这名学生偕同大姐、小妹带着保健品来我家探望。一见到我就说,“当时我们都还小,是您救了我妈的命,她奇迹般地活到92岁,您是我家的大恩人!”
  近50年的离情别绪,欲说却不容易!学生见我两鬓霜染,笑说:“您教我们时,还很年轻,白面书生一个!”我审量着这个学生,想起当年她是班里的美少女,现在虽已年逾花甲,但仍存当年风韵。学生说,离别多年,你的音容笑貌深铭于心,曾多次往学校寄信、寄礼物均被退回(我曾调离该校10年)。
  教师节前夜,学生的大姐来电,向我问安,祝阖家团圆,幸福安康;教师节那天一早,这个学生又来电话,说我是她一辈子的老师,祝我永远健康长寿!
  这个学生及其家人对我如此感恩,实不敢当!这真是:你爱学生一尺,学生敬你一丈;你记学生一堂课,学生对你一生不忘;你给学生滴水恩,学生报以涌泉荡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