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里的父母不孤寂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献敏
  我的父母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姐弟四人养育成人,却不肯与我们同吃住,仍居住在农村的老屋中。每次想把他们接到城里尽孝心时,他们总是推辞说:“我们的身体硬朗得很,你们不用挂念我们,用心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家庭和美、事业顺利,就是对我们尽了最大的孝心啦!”多么质朴的话语,多么慈爱的父母,他们心中永远想着的是子女的幸福!因此,我们姐弟四人只好各尽所能,用自己的方式让空巢里的父母不孤寂。
  我的父亲是一位退休教师,平时喜爱读书看报。因此我们专门为父亲清理出了一间向阳的书房,并布置得温馨、整洁。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着我们全家人的照片和一些奖状;一张干净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为父亲订阅的报纸杂志;一把舒适的转椅为的是让父亲累了时歇歇。每次回家,我们还会为父亲捎去几本新书,并帮他打扫书房,让父亲每日都能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读书看报,也让父亲觉得老年生活充实而快乐!
  父亲不仅爱读书看报,而且爱下象棋。弟弟特意为他做了一副精致的象棋。午休过后,父亲总爱和左邻右舍的棋友杀上几回合,每次回家听着父亲滔滔不绝地讲授棋艺,并伴着爽朗的笑声,就知道这为父亲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我的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人。多年来她一直为我们姐弟及孙辈做布鞋,因担心她经常低头做针线活对颈椎不好,我们就对她说现在流行穿皮鞋,布鞋落伍了没人穿了。母亲半信半疑,但一次周末回家时,母亲把一双鞋垫递到我手里,笑眯眯地问我:“这双鞋垫没落伍吧?”看着图案精美的鞋垫,我惊异地问:“妈,现在街上正流行这种手工鞋垫呢,你从哪里弄来的呀?”母亲高兴地说:“这是我亲手纳的啊!”看着母亲满足的微笑,我的内心暖融融的,此时我真切感受到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远意境!
  母亲还是个戏迷,每次回家,我们都会坐在她身边听她讲戏,母亲喋喋不休地讲述戏中的感人剧情,她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我们时常感叹母亲的超强记忆力,母亲却谦虚地说:“经常听,当然就耳熟能详了。”一番话提醒了我们,每次到音响店时,我们都会挑选内容积极向上、有韵味的戏曲唱片买给母亲听,生怕她老人家听到悲伤曲段时黯然神伤,影响健康。
  其实,空巢里的孝心故事大多是平凡而琐碎的,但是透过这些小事,我们应让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空巢里的父母真切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不妨用自己的方式让父母时刻感受到子女的关爱,让空巢中的父母不孤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