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手绘古街地图 弟弟光大百年厨艺
高氏兄弟传承古城文化倾心血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9月14日讯(记者 杨淑君) 中华水上古城“十一”开街,水城全城欢欣鼓舞。一些文史爱好者和非遗、老字号的传承人更是满心欢喜。14日记者探班,更是见到了在这圈内闻名遐迩的两兄弟:哥哥高文广痴迷聊城传统文化近三十年,曾手绘“东昌历史街巷图”,弟弟高文平将家传老字号“义安成鲁菜馆”发扬光大,多次问鼎餐饮业大奖。
  闲暇时到古城转转,是51岁的高文广多年不变的习惯。五代在这里居住,无论到哪里,古城都是他永远的牵挂。作为地方史爱好者,他凭借二十多年的爱好和积累,深入走访调查,严谨、审慎,比专业文史工作者都毫不逊色。他历时一年半手绘出一幅“东昌历史街巷图”,被收录至《东昌老街巷》一书中。在他看来,古城每条街巷、每座老屋都有历史渊源,古城开街运营,将来游客纷至,更是将这些历史文化传播出去的好机会,他都想着将来不忙的时候到这里来做义务讲解员。
  而高文广的弟弟高文平则是赫赫有名的大厨。他将家族传承百年的老字号义安成鲁菜馆做的有声有色,传承恢复具有百年历史的高氏厨艺,以聊城地方特色为主,恢复传承中不断创新,曾多次参加中国厨师节并问鼎“中华金厨奖”。中国厨师节是商务部支持的重点展会之一,被誉为厨师界的“奥林匹克”和餐饮行业的“奥斯卡”。现在的高文平,各种“国字头”的头衔就得数一会儿: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鲁菜烹饪特级大师、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全国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全国优秀厨师……
  “我和哥哥‘一文一武’”,高文平笑称,哥哥爱好文史,喜欢研究聊城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餐饮文化,曾用一年半的时间绘制出“东昌历史街巷图”,而他从小就受父亲熏陶,13岁开始学习厨艺,更多从事餐饮实践,他俩共同撰写发表了很多饮食类文章。还研究编写了《东昌烹饪文化》一书,古城开街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充满信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